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55 | 下载444

目的 评价依据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性质选择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的资料,新鲜血栓组52例,于经导管尿激酶溶栓后行血管成形术;混合血栓组25例,于下腔静脉小球囊预扩张术后行经导管尿激酶溶栓,然后行血管成形术;陈旧血栓组17例,直接行血管成形术.术后随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下腔静脉通畅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介入治疗前后下腔静脉-右心房压力差,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再闭塞率.结果 94例患者中,介入治疗成功92例(97.9%),下腔静脉-右心房压力差由术前(25.1 ±4.0)cm H2O(1 cm H2O=0.098 kPa)降至术后(8.3 ±2.7)cm H2O(t值=86.2,P<0.05);失败2例.治疗成功患者中,获随访78例,随访时间3~84个月,平均(30.0±13.6)个月,超声示8例下腔静脉再闭塞,新鲜血栓组、混合血栓组和陈旧血栓组再闭塞率分别为12.2% (5/41)、8.7%(2/23)、7.1%(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访14例.结论 根据血栓的性质选择介入方法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庆桥;徐浩;祖茂衡;顾玉明;魏宁;许伟;崔艳峰;刘洪涛;王文亮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3 年 47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55 | 下载:444
作者:
张庆桥;徐浩;祖茂衡;顾玉明;魏宁;许伟;崔艳峰;刘洪涛;王文亮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3 年 47卷 11期
标签:
布加综合征 血栓形成 放射学,介入性 Budd-Chiari syndrome Thrombosis Radiology,interventional
目的 评价依据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性质选择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的资料,新鲜血栓组52例,于经导管尿激酶溶栓后行血管成形术;混合血栓组25例,于下腔静脉小球囊预扩张术后行经导管尿激酶溶栓,然后行血管成形术;陈旧血栓组17例,直接行血管成形术.术后随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下腔静脉通畅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介入治疗前后下腔静脉-右心房压力差,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再闭塞率.结果 94例患者中,介入治疗成功92例(97.9%),下腔静脉-右心房压力差由术前(25.1 ±4.0)cm H2O(1 cm H2O=0.098 kPa)降至术后(8.3 ±2.7)cm H2O(t值=86.2,P<0.05);失败2例.治疗成功患者中,获随访78例,随访时间3~84个月,平均(30.0±13.6)个月,超声示8例下腔静脉再闭塞,新鲜血栓组、混合血栓组和陈旧血栓组再闭塞率分别为12.2% (5/41)、8.7%(2/23)、7.1%(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访14例.结论 根据血栓的性质选择介入方法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可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