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1 | 下载168

目的 探索可靠的急性放射性肠炎造模方法及判断造模成功的标准.方法 98只大鼠随机分为7各组,即正常对照A组、分次给量B组(4 Gy/次3次)、分次给量C组(4 Gy/次4次)、分次给量D组(4 Gy/次5次)、单次给量E组(12 Gy/次1次)、单次给量F组(16 Gy/次1次)、单次给量G组(20 Gy/次1次).腹部照射,观察照射后大鼠体重、排便等的改变.照射后第3~5天行MR,第4天解剖测水肿小肠长度、采血测内毒素、取小肠标本观察病理改变.组间比较行成组t检验.结果 D、E、F和G组照射后发生不同程度腹泻,且内毒素检测结果为阳性.水肿小肠长度占比D组比C组增高(P=0.00),E组与D组相近(P=0.46).E组、F组与G组MRI见肠管扩张积液,F组与G组腹腔内见片状积液信号.F组与G组小肠发生不同程度坏死,照射后14 d内全部死亡.结论 当照射剂量为33~46 Gy (BED)时,单次给量与分次给量两种造模方法均可成功复制急性放射性肠炎模型,但后者更利于把控.

作者:王英杰;王顺金;龚良庚;吴海龙

来源: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6 年 25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1 | 下载:168
作者:
王英杰;王顺金;龚良庚;吴海龙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6 年 25卷 6期
标签:
动物模型 急性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损伤 Animal model Acute radiation enteritis Radiation-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
目的 探索可靠的急性放射性肠炎造模方法及判断造模成功的标准.方法 98只大鼠随机分为7各组,即正常对照A组、分次给量B组(4 Gy/次3次)、分次给量C组(4 Gy/次4次)、分次给量D组(4 Gy/次5次)、单次给量E组(12 Gy/次1次)、单次给量F组(16 Gy/次1次)、单次给量G组(20 Gy/次1次).腹部照射,观察照射后大鼠体重、排便等的改变.照射后第3~5天行MR,第4天解剖测水肿小肠长度、采血测内毒素、取小肠标本观察病理改变.组间比较行成组t检验.结果 D、E、F和G组照射后发生不同程度腹泻,且内毒素检测结果为阳性.水肿小肠长度占比D组比C组增高(P=0.00),E组与D组相近(P=0.46).E组、F组与G组MRI见肠管扩张积液,F组与G组腹腔内见片状积液信号.F组与G组小肠发生不同程度坏死,照射后14 d内全部死亡.结论 当照射剂量为33~46 Gy (BED)时,单次给量与分次给量两种造模方法均可成功复制急性放射性肠炎模型,但后者更利于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