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0 | 下载176

目的 介绍全关节镜下高强度线捆绑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下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常规探查后,通过后内、后外入路将骨块修整、新鲜化后,采用PCL重建导向器引导并由关节外向关节内骨折块边缘钻孔制备两个骨道,引入高强度线,环线PCL打结后,从骨道引到前方,于胫骨前方皮下打结固定.术后在支具保护4~6周后开始康复训练.结果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此方法治疗PCL下止点撕脱骨折18例,结果显示骨折解剖复位、愈合良好.术后2例失访,16例得到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6周内膝关节屈曲可达90°,术后8周伸屈恢复正常,术后12周行走正常.术后无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平均3个月骨折愈合.Lysholm评分从术前(38.9±4.9)分增加到(95.2±3.8)分(t=27.3,P<0.001),IKDC评分从术前(57.1±10.3)分增加到(94.3±4.4)分(t=21.8,P<0.001),术后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KT3000检测后向位移从术前(3.6±0.39)mm下降到(1.1±0.27)mm,手术前后评分有统计学差异(t=17.5,P<0.001).15例患者均恢复术前运动水平.结论 全关节镜下高强度线捆绑固定手术方法能直接对PCL下止点撕脱骨折复位、硬固定,不需另外切开操作,骨块固定稳固,达到了切开直视下骨折直接复位固定的效果,固定可靠,利于

作者:朱伟民;陆伟;欧阳侃;彭亮权;柳海峰;孙其凤;冯文哲;李皓;王大平

来源: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 年 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0 | 下载:176
作者:
朱伟民;陆伟;欧阳侃;彭亮权;柳海峰;孙其凤;冯文哲;李皓;王大平
来源: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 年 7卷 1期
标签:
后交叉韧带 骨折 关节镜检查
目的 介绍全关节镜下高强度线捆绑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下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常规探查后,通过后内、后外入路将骨块修整、新鲜化后,采用PCL重建导向器引导并由关节外向关节内骨折块边缘钻孔制备两个骨道,引入高强度线,环线PCL打结后,从骨道引到前方,于胫骨前方皮下打结固定.术后在支具保护4~6周后开始康复训练.结果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此方法治疗PCL下止点撕脱骨折18例,结果显示骨折解剖复位、愈合良好.术后2例失访,16例得到随访,时间7~30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6周内膝关节屈曲可达90°,术后8周伸屈恢复正常,术后12周行走正常.术后无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平均3个月骨折愈合.Lysholm评分从术前(38.9±4.9)分增加到(95.2±3.8)分(t=27.3,P<0.001),IKDC评分从术前(57.1±10.3)分增加到(94.3±4.4)分(t=21.8,P<0.001),术后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KT3000检测后向位移从术前(3.6±0.39)mm下降到(1.1±0.27)mm,手术前后评分有统计学差异(t=17.5,P<0.001).15例患者均恢复术前运动水平.结论 全关节镜下高强度线捆绑固定手术方法能直接对PCL下止点撕脱骨折复位、硬固定,不需另外切开操作,骨块固定稳固,达到了切开直视下骨折直接复位固定的效果,固定可靠,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