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78 | 下载549

目的 介绍经皮侧后路腰椎间孔成形手术器械的研制,分析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方法 应用自制经皮侧后路腰椎间孔成形器械,以腰椎间孔扩大成形、经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56例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3-4节段7例,L4-5节段30例,L5S1节段19例.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内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的变化及术后36个月时的Macnab功能评分.结果 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平均30 ml).56例患者术后至少随访36个月.腰痛VAS:术前(6.5±2.3)分,术后1天(2.2±1.3)分,术后3个月(1.8±1.5)分,术后12个月(1.4±1.3)分,术后36个月(1.5±1.2)分;下肢放射痛VAS:术前(8.7±2.3)分,术后1天(1.2±0.8)分,术后3个月(0.7±0.6)分,术后12个月(0.5±0.3)分,术后36个月(0.8±0.5)分;术后各时间点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按照Macnab评分标准,36个月随访时,44例优,10例良,2例可,优良率为96.4%.仅5例于术后1周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均为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脉冲电刺激治疗1周后缓解.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是非包

作者:李振宙;吴闻文;侯树勋;商卫林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11 年 31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78 | 下载:549
作者:
李振宙;吴闻文;侯树勋;商卫林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2011 年 31卷 10期
标签:
腰椎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经皮 Lumbar vertebrae Endoscopy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Diskectomy,percutaneous
目的 介绍经皮侧后路腰椎间孔成形手术器械的研制,分析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方法 应用自制经皮侧后路腰椎间孔成形器械,以腰椎间孔扩大成形、经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56例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3-4节段7例,L4-5节段30例,L5S1节段19例.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内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的变化及术后36个月时的Macnab功能评分.结果 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平均30 ml).56例患者术后至少随访36个月.腰痛VAS:术前(6.5±2.3)分,术后1天(2.2±1.3)分,术后3个月(1.8±1.5)分,术后12个月(1.4±1.3)分,术后36个月(1.5±1.2)分;下肢放射痛VAS:术前(8.7±2.3)分,术后1天(1.2±0.8)分,术后3个月(0.7±0.6)分,术后12个月(0.5±0.3)分,术后36个月(0.8±0.5)分;术后各时间点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按照Macnab评分标准,36个月随访时,44例优,10例良,2例可,优良率为96.4%.仅5例于术后1周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均为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脉冲电刺激治疗1周后缓解.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是非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