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21 | 下载272

目的 探讨腰骶丛神经根性损伤的临床分型.方法 2004年11月至2011年8月,共为36例创伤性腰骶丛神经根损伤患者进行腹膜后腰神经丛及(或)盆腔内骶神经丛及(或)腰骶管神经根手术探查.男24例,女12例;年龄7~49岁,平均29.5岁.伤后时间为2~36个月,平均9.3个月.对每例患者术中探查的神经根损伤情况与其术前临床表现、物理查体一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不同组合的腰骶丛神经根联合损伤的临床表现特点并进行临床分型.结果 将腰骶丛神经根损伤分为六型:腰骶丛神经根完全损伤型(L1~S3)4例,腰丛+上骶丛损伤型(L1~S1)6例,骶丛神经损伤型(L4~S3)9例,上骶丛损伤型(L4~S1)11例,下骶丛损伤型(S2,3)4例,腰丛神经损伤型(L1-4)2例.全腰骶丛神经根损伤型、腰丛+上骶丛损伤型及骶丛神经根损伤型者共19例,73.7%(14/19)的损伤部位位于椎管内,且均发生神经根的断裂或撕脱.而上骶丛、下骶丛及腰丛神经根损伤共17例,其中64.7%(11/17)的损伤部位在盆内段及(或)骶前孔处,均为挫伤或牵拉伤.结论 上述临床分型基本涵盖腰骶丛神经根损伤的常见类型,为腰骶丛神经根损伤范围的判定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不同类型的腰骶丛神经根损伤,其损伤部位及性质明显不同,对顶后的判定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树锋;薛云皓;栗鹏程;易传军;杨勇;郑炜;孙燕琨;熊革;吴新宝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12 年 32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21 | 下载:272
作者:
王树锋;薛云皓;栗鹏程;易传军;杨勇;郑炜;孙燕琨;熊革;吴新宝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2012 年 32卷 5期
标签:
腰骶丛 骨盆 创伤与损伤 分类法 Lumbosacral plexus Pelvis Wounds and injuries Classification
目的 探讨腰骶丛神经根性损伤的临床分型.方法 2004年11月至2011年8月,共为36例创伤性腰骶丛神经根损伤患者进行腹膜后腰神经丛及(或)盆腔内骶神经丛及(或)腰骶管神经根手术探查.男24例,女12例;年龄7~49岁,平均29.5岁.伤后时间为2~36个月,平均9.3个月.对每例患者术中探查的神经根损伤情况与其术前临床表现、物理查体一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不同组合的腰骶丛神经根联合损伤的临床表现特点并进行临床分型.结果 将腰骶丛神经根损伤分为六型:腰骶丛神经根完全损伤型(L1~S3)4例,腰丛+上骶丛损伤型(L1~S1)6例,骶丛神经损伤型(L4~S3)9例,上骶丛损伤型(L4~S1)11例,下骶丛损伤型(S2,3)4例,腰丛神经损伤型(L1-4)2例.全腰骶丛神经根损伤型、腰丛+上骶丛损伤型及骶丛神经根损伤型者共19例,73.7%(14/19)的损伤部位位于椎管内,且均发生神经根的断裂或撕脱.而上骶丛、下骶丛及腰丛神经根损伤共17例,其中64.7%(11/17)的损伤部位在盆内段及(或)骶前孔处,均为挫伤或牵拉伤.结论 上述临床分型基本涵盖腰骶丛神经根损伤的常见类型,为腰骶丛神经根损伤范围的判定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不同类型的腰骶丛神经根损伤,其损伤部位及性质明显不同,对顶后的判定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