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6 | 下载100

目的 建立正常枕颈联合部位延髓及上段颈髓(延脊髓)矢状径随距测量基线(C2椎体前下缘与C3椎体后上缘的连线)上方距离变化的计算模型(矢状径计算模型),并检验其误差.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治疗并行颈椎MR检查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管狭窄症患者164例进行影像学测量研究.将延脊髓分为上、下两段,定义其分界线(即平行于测量基线且经过寰椎前弓松质骨下缘的直线).选取100例正常枕颈联合部位的正中矢状位MRI,测量并计算延脊髓上、下段的矢状径随距测量基线上方距离的变化率,建立以个体枢椎下缘水平延脊髓矢状径和距测量基线上方距离为自变量的延脊髓矢状径计算模型.选取另64例正常枕颈联合部位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椎前弓下缘处及其上、下10 mm处的矢状径实际值,并与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值及误差率.在分界线处采用替代估计法(以枢椎后下缘处实际矢状径作为分界线处拟正常矢状径)和均值估计法(以前100例的均值作为分界线处拟正常矢状径)估算延脊髓矢状径,与矢状径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值及出现较大误差(定义为≥1 mm)的百分率.结果 延脊髓矢状径计算模型的计算公式:(分界线下方)延脊髓矢状径=枢椎下缘水平矢状径+0.0472×测量基线上方距离,(分界线上方)矢状径=枢椎

作者:安岩;李凌江;田伟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19 年 39卷 2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6 | 下载:100
作者:
安岩;李凌江;田伟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2019 年 39卷 20期
标签:
延髓 颈椎 脊髓 磁共振成像 摄影测量法 线性模型 Medulla oblongata Cervical vertebrae Spinal cor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hotogrammetry Linear models
目的 建立正常枕颈联合部位延髓及上段颈髓(延脊髓)矢状径随距测量基线(C2椎体前下缘与C3椎体后上缘的连线)上方距离变化的计算模型(矢状径计算模型),并检验其误差.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治疗并行颈椎MR检查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管狭窄症患者164例进行影像学测量研究.将延脊髓分为上、下两段,定义其分界线(即平行于测量基线且经过寰椎前弓松质骨下缘的直线).选取100例正常枕颈联合部位的正中矢状位MRI,测量并计算延脊髓上、下段的矢状径随距测量基线上方距离的变化率,建立以个体枢椎下缘水平延脊髓矢状径和距测量基线上方距离为自变量的延脊髓矢状径计算模型.选取另64例正常枕颈联合部位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椎前弓下缘处及其上、下10 mm处的矢状径实际值,并与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值及误差率.在分界线处采用替代估计法(以枢椎后下缘处实际矢状径作为分界线处拟正常矢状径)和均值估计法(以前100例的均值作为分界线处拟正常矢状径)估算延脊髓矢状径,与矢状径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值及出现较大误差(定义为≥1 mm)的百分率.结果 延脊髓矢状径计算模型的计算公式:(分界线下方)延脊髓矢状径=枢椎下缘水平矢状径+0.0472×测量基线上方距离,(分界线上方)矢状径=枢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