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2 | 下载38

目的:评估使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3例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54.2±18.3)岁(范围40~78岁)。43例中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23例(Dynesys组),行PLIF者20例(PLIF组)。随访过程中采用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上端固定椎的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及两者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并应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系统评价邻近节段退行性变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43例随访时间(105.3±8.7)个月(范围60~120个月)。Dynesys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以及上端固定椎的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与PLIF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IF组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显著降低,上端邻椎活动度明显增加,与Dynesys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261, P<0.05; t=4.834, P<0.05)。根据UCLA系统评分标

作者:章凯;罗科锋;蔡凯文;卢斌;陆继业;蒋国强;吴海挺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21 年 41卷 1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2 | 下载:38
作者:
章凯;罗科锋;蔡凯文;卢斌;陆继业;蒋国强;吴海挺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2021 年 41卷 17期
标签:
腰椎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对比研究 治疗结果 Lumbar vertebrae Internal fixators Spinal fusion Comparative study Treatment outcome
目的:评估使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3例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54.2±18.3)岁(范围40~78岁)。43例中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23例(Dynesys组),行PLIF者20例(PLIF组)。随访过程中采用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上端固定椎的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及两者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并应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系统评价邻近节段退行性变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43例随访时间(105.3±8.7)个月(范围60~120个月)。Dynesys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以及上端固定椎的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与PLIF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IF组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显著降低,上端邻椎活动度明显增加,与Dynesys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261, P<0.05; t=4.834, P<0.05)。根据UCLA系统评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