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55 | 下载13

目的探讨通过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单一或联合使用观察其抗病毒效果和对拉米夫定致停药后反跳及治疗中耐药突变的影响,寻找疗效好、费用低的治疗方法. 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分组方法,对150例未经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进行治疗.实验分5组,每组30例,A组(新联合疗法):前3个月使用拉米夫定100 mg/d,第4个月时加用干扰素α,每次3MU,每周3次至疗程结束,但第10个月时将拉米夫定减为100 mg,隔日一次;B组:拉米夫定治疗,100 mg/d;C组:干扰素α治疗,每次3 MU,每周3次;D组(普通联合疗法):拉米夫定100 mg/d加干扰素α 3MU,每周3次;E组:阴性对照组.总疗程均为1 2个月.分别于治疗后第3、6、9、10、11、12个月和随访半年时抽血,并观察各组H BV DNA复制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 eAg)、肝功能及组织学变化,同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定期监测YMDD突变的情况.结果A组自第3个月即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显著高于E组(5例对30例,P<0.01),直至治疗结束后6个月(10例对29例,P<0.01),均显示出极好的抑制HBV复制、H BeAg阴转(12例对1例,P<0.01)和持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效果[(35.3±11.2)U/L对(85.3±32.2)U/L,P<0.01].同时,与B组相比,治疗结束后6个月,HBV DNA阳性例数(10例对25例,P<0.01)及病毒负荷量[(1.02±1.33)×105拷贝/ml对

作者:宋家武;张国;林建国;唐望先;林菊生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年 12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55 | 下载:13
作者:
宋家武;张国;林建国;唐望先;林菊生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年 12卷 10期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拉米夫定 联合治疗 耐药突变 反跳
目的探讨通过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单一或联合使用观察其抗病毒效果和对拉米夫定致停药后反跳及治疗中耐药突变的影响,寻找疗效好、费用低的治疗方法. 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分组方法,对150例未经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进行治疗.实验分5组,每组30例,A组(新联合疗法):前3个月使用拉米夫定100 mg/d,第4个月时加用干扰素α,每次3MU,每周3次至疗程结束,但第10个月时将拉米夫定减为100 mg,隔日一次;B组:拉米夫定治疗,100 mg/d;C组:干扰素α治疗,每次3 MU,每周3次;D组(普通联合疗法):拉米夫定100 mg/d加干扰素α 3MU,每周3次;E组:阴性对照组.总疗程均为1 2个月.分别于治疗后第3、6、9、10、11、12个月和随访半年时抽血,并观察各组H BV DNA复制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 eAg)、肝功能及组织学变化,同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定期监测YMDD突变的情况.结果A组自第3个月即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显著高于E组(5例对30例,P<0.01),直至治疗结束后6个月(10例对29例,P<0.01),均显示出极好的抑制HBV复制、H BeAg阴转(12例对1例,P<0.01)和持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效果[(35.3±11.2)U/L对(85.3±32.2)U/L,P<0.01].同时,与B组相比,治疗结束后6个月,HBV DNA阳性例数(10例对25例,P<0.01)及病毒负荷量[(1.02±1.33)×105拷贝/ml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