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04 | 下载1028

目的 系统评价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法判断鼻胃管位置的准确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MEDLINE、EMbase、CINAHL、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所有关于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法判断胃管位置的诊断性试验.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使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综合评价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诊断优势比,并用RevMan 5.0绘制森林图和SROC曲线.结果 共检索文献256篇,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94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法判断胃管位置的合并敏感度为0.99(95%CI=0.98~0.99),合并特异度为0.93 (95%CI=0.81~0.99),合并阳性似然比为9.05 (95%CI=4.00~20.47),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01 (95%CI=0.00~0.03),合并诊断优势比为581.47(95%CI=148.13~2282.48),SROC曲线下面积=0.96,Q=0.90.结论 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法判断胃管位置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与X线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操作方便、节约时间、利于早期喂养、成本低等优点,可作为重症监护室或意识障碍患者胃管位置的判断方法,但因其存在漏诊和误诊,因此,仍不能完全替代X线检测方法.

作者:王银云;程云;胡延秋;劳月文

来源:中华护理杂志 2016 年 51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04 | 下载:1028
作者:
王银云;程云;胡延秋;劳月文
来源: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年 51卷 3期
标签:
二氧化碳 鼻胃管 系统评价 Carbon Dioxide Nasogastric Tube Feeding Systematic Review
目的 系统评价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法判断鼻胃管位置的准确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MEDLINE、EMbase、CINAHL、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所有关于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法判断胃管位置的诊断性试验.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使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综合评价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诊断优势比,并用RevMan 5.0绘制森林图和SROC曲线.结果 共检索文献256篇,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94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法判断胃管位置的合并敏感度为0.99(95%CI=0.98~0.99),合并特异度为0.93 (95%CI=0.81~0.99),合并阳性似然比为9.05 (95%CI=4.00~20.47),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01 (95%CI=0.00~0.03),合并诊断优势比为581.47(95%CI=148.13~2282.48),SROC曲线下面积=0.96,Q=0.90.结论 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法判断胃管位置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与X线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操作方便、节约时间、利于早期喂养、成本低等优点,可作为重症监护室或意识障碍患者胃管位置的判断方法,但因其存在漏诊和误诊,因此,仍不能完全替代X线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