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7 | 下载44

目的探讨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显像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肺、肝恶性肿瘤疗效的可行性.方法肺和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2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其中单发病灶10例,多发病灶12例.治疗前、后各行1次PET显像者10例,仅治疗后行PET显像者12例.临床随访时间6个月~2年.结果①22例患者共38个病灶,射频消融术治疗野内皆可见放射性缺损灶,经CT、X线胸片随访证实缺损灶为坏死组织.12例PET显像发现有15个缺损灶边缘存在环形或弧形放射性浓聚灶,影像学随访和病理检查证实9例12个缺损灶边缘有残余恶性肿瘤,余3例3个缺损灶边缘浓聚影为炎症反应.边缘肿瘤残余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UV)明显高于炎症反应(6.965±2.726对2.607±0.690,P<0.05).②治疗前后各行1次PET显像者10例,14个治疗病灶治疗前见18F-FDG高度浓聚,治疗后治疗野呈放射性缺损,SUV分别为7.932±3.130和0.706±0.297(P<0.001).未行消融术治疗病灶9个,第2次显像病灶浓聚程度稍增高,SUV分别为5.952±1.927和5.257±1.932(P>0.05).③13例治疗后2周内行CT检查与PET显像比较,治疗后CT皆示病灶较治疗前增大,肺内病灶密度改变不明显,2例肝癌病灶密度改变,而PET显像于治疗野内皆见明显放射性缺损.结论 18F-FDG PET显像能灵敏、直观、准确地显示射频消融术后肿瘤组织坏死和残余

作者:吴湖炳;王全师;黄祖汉;赵件兰;王明芳;康世均

来源: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3 年 23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7 | 下载:44
作者:
吴湖炳;王全师;黄祖汉;赵件兰;王明芳;康世均
来源: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3 年 23卷 3期
标签:
肺肿瘤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目的探讨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显像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肺、肝恶性肿瘤疗效的可行性.方法肺和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2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其中单发病灶10例,多发病灶12例.治疗前、后各行1次PET显像者10例,仅治疗后行PET显像者12例.临床随访时间6个月~2年.结果①22例患者共38个病灶,射频消融术治疗野内皆可见放射性缺损灶,经CT、X线胸片随访证实缺损灶为坏死组织.12例PET显像发现有15个缺损灶边缘存在环形或弧形放射性浓聚灶,影像学随访和病理检查证实9例12个缺损灶边缘有残余恶性肿瘤,余3例3个缺损灶边缘浓聚影为炎症反应.边缘肿瘤残余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UV)明显高于炎症反应(6.965±2.726对2.607±0.690,P<0.05).②治疗前后各行1次PET显像者10例,14个治疗病灶治疗前见18F-FDG高度浓聚,治疗后治疗野呈放射性缺损,SUV分别为7.932±3.130和0.706±0.297(P<0.001).未行消融术治疗病灶9个,第2次显像病灶浓聚程度稍增高,SUV分别为5.952±1.927和5.257±1.932(P>0.05).③13例治疗后2周内行CT检查与PET显像比较,治疗后CT皆示病灶较治疗前增大,肺内病灶密度改变不明显,2例肝癌病灶密度改变,而PET显像于治疗野内皆见明显放射性缺损.结论 18F-FDG PET显像能灵敏、直观、准确地显示射频消融术后肿瘤组织坏死和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