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40 | 下载774

目的 分析胸部CT呈空洞病变的大动脉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胸部CT呈空洞病变的3例大动脉炎的临床资料.以“Takayasu动脉炎/大动脉炎”和“肺”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Takayasu arteritis”和“pulmonary”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分别为49、28、28岁,其中男2例,女1例,均因咳嗽、发热及胸痛就诊,胸部CT呈空洞性病变,表现为厚壁或薄壁、单发或多发的空洞或楔形实变影,在吸收后残留条索影,其中l例进行了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出血性肺梗死表现.3例患者曾被误诊为肺炎、肺结核和肺栓塞,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空洞吸收、症状缓解.文献检索获得中、英文文献85篇(777例),阅读后筛选出7篇(13例)患者存在肺实质损害的描述,结合本组3例患者共16例,其中男2例,女14例,年龄18~58岁,多以发热、伴或不伴咳嗽、咯血、乏力、呼吸困难就诊.其中12例为片状或楔形磨玻璃影和实变影,吸收后残留肺外周或沿支气管血管束的索条影,2例为胸腔积液,4例出现空洞征象;16例中3例曾误诊为肺结核,7例误诊为肺部感染,5例误诊为肺栓塞.结论 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极易误诊和漏诊,对于表现为咳嗽

作者:杨平平;杨媛华;邝土光;杨敏福;王剑锋;黄强;杨苏乔;李积凤;刁小莉;张坤宁;龚娟妮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8 年 41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40 | 下载:774
作者:
杨平平;杨媛华;邝土光;杨敏福;王剑锋;黄强;杨苏乔;李积凤;刁小莉;张坤宁;龚娟妮
来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8 年 41卷 10期
标签:
大动脉炎 肺动脉 肺实质 肺空洞 Takayasu arteritis Pulmonary arteries Pulmonary parenchymal lesions Pulmonary cavities
目的 分析胸部CT呈空洞病变的大动脉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胸部CT呈空洞病变的3例大动脉炎的临床资料.以“Takayasu动脉炎/大动脉炎”和“肺”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Takayasu arteritis”和“pulmonary”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分别为49、28、28岁,其中男2例,女1例,均因咳嗽、发热及胸痛就诊,胸部CT呈空洞性病变,表现为厚壁或薄壁、单发或多发的空洞或楔形实变影,在吸收后残留条索影,其中l例进行了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出血性肺梗死表现.3例患者曾被误诊为肺炎、肺结核和肺栓塞,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空洞吸收、症状缓解.文献检索获得中、英文文献85篇(777例),阅读后筛选出7篇(13例)患者存在肺实质损害的描述,结合本组3例患者共16例,其中男2例,女14例,年龄18~58岁,多以发热、伴或不伴咳嗽、咯血、乏力、呼吸困难就诊.其中12例为片状或楔形磨玻璃影和实变影,吸收后残留肺外周或沿支气管血管束的索条影,2例为胸腔积液,4例出现空洞征象;16例中3例曾误诊为肺结核,7例误诊为肺部感染,5例误诊为肺栓塞.结论 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极易误诊和漏诊,对于表现为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