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4 | 下载21

目的探索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在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B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1)在临床主治医师诊断后,由研究者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的定式检查提纲(SCID-P)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面检,共选择符合标准的105例BD患者,并将患者的发病年龄以≤25岁为早发组,>25岁为晚发组;(2)对入组患者和对照组(128名健康人)按常规方法提取DNA,然后对DRD2、COMT基因定型;(3)各组间构成比差异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DRD2、COMT基因多态性均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但发病年龄大于25岁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DRD2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有显著性(χ2=4.36, P=0.04).结论 DRD2基因与发病年龄较晚的BD可能存在关联.

作者:马小红;王英成;李涛;黄颐;刘协和;吴斌;师建国

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3 年 3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4 | 下载:21
作者:
马小红;王英成;李涛;黄颐;刘协和;吴斌;师建国
来源: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3 年 36卷 1期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受体,多巴胺D2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 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目的探索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在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B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1)在临床主治医师诊断后,由研究者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的定式检查提纲(SCID-P)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面检,共选择符合标准的105例BD患者,并将患者的发病年龄以≤25岁为早发组,>25岁为晚发组;(2)对入组患者和对照组(128名健康人)按常规方法提取DNA,然后对DRD2、COMT基因定型;(3)各组间构成比差异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DRD2、COMT基因多态性均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但发病年龄大于25岁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DRD2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有显著性(χ2=4.36, P=0.04).结论 DRD2基因与发病年龄较晚的BD可能存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