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4 | 下载13

双相障碍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由于缺乏准确可靠的研究手段,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技术已被用于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通过建立与双相障碍患者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体外神经细胞模型,研究者们在神经发育、离子通道、线粒体功能、坍塌反应调节蛋白磷酰化、微小核糖核酸表达及免疫炎症反应等方面寻找到了双相障碍发病机制的线索。目前iPSCs技术尽管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改善和解决,但因其可立足于临床样本,建立双相障碍神经细胞体外模型,因此具有巨大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期待基于iPSCs技术建立的双相障碍体外细胞模型能够早日突破各方面瓶颈,为精神疾病的病因研究和治疗带来曙光。

作者:刘筱钰;袁爱花;方贻儒

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1 年 5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4 | 下载:13
作者:
刘筱钰;袁爱花;方贻儒
来源: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1 年 54卷 5期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发病机制 Bipolar disorder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Pathogenesis
双相障碍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由于缺乏准确可靠的研究手段,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技术已被用于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通过建立与双相障碍患者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体外神经细胞模型,研究者们在神经发育、离子通道、线粒体功能、坍塌反应调节蛋白磷酰化、微小核糖核酸表达及免疫炎症反应等方面寻找到了双相障碍发病机制的线索。目前iPSCs技术尽管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改善和解决,但因其可立足于临床样本,建立双相障碍神经细胞体外模型,因此具有巨大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期待基于iPSCs技术建立的双相障碍体外细胞模型能够早日突破各方面瓶颈,为精神疾病的病因研究和治疗带来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