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25 | 下载64

目的 观察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32例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患者,在1个月内完成口腔卫生指导、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后6周复查,进行牙周维护,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记录全口牙周情况: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并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hs-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及血糖的检测.结果 牙周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改善,平均PD由(3.95±0.15)mm减少至(2.93±0.21)mm,平均AL由(3.08±0.43)mm降至(2.43±0.37)mm,PD≥5 mm的位点百分比由(22.37±6.88)

作者:段向青;欧阳翔英;胡荣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9 年 44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25 | 下载:64
作者:
段向青;欧阳翔英;胡荣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9 年 44卷 6期
标签:
牙周炎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 牙周基础治疗 Periodontitis Coronary disease C-reactive protein Initial periodontal therapy
目的 观察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32例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患者,在1个月内完成口腔卫生指导、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后6周复查,进行牙周维护,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记录全口牙周情况: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并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hs-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及血糖的检测.结果 牙周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改善,平均PD由(3.95±0.15)mm减少至(2.93±0.21)mm,平均AL由(3.08±0.43)mm降至(2.43±0.37)mm,PD≥5 mm的位点百分比由(22.3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