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9 | 下载156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测量下颌切牙管(mandibular incisive canal,MIC),了解其形态和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50名成人健康志愿者的锥形束CT图像,测量分析MIC的检出率、管径、长度及其与颌骨的关系.结果 在50例(100侧)锥形束CT图像中:MIC的检出率为100%(100/100),清晰率为71%(71/100);MIC的管径面积(唇舌径×垂直径)从起点至终点逐渐变小(左侧起点2.17 mm× 2.22 mm,终点0.82 mm× 0.92 mm;右侧起点2.14 mm×2.08 mm,终点0.87 mm×0.86 mm);MIC左右侧平均长度分别为17.84和17.73 mm;MIC在下颌骨唇舌向偏唇侧;在垂直方向MIC距下颌骨下缘较近,MIC到根尖的距离在尖牙最小.结论 锥形束CT对MIC有良好的检出率和清晰率;MIC在下颌骨的走行中偏向唇侧和下颌骨下缘.

作者:孔娜娜;袁华;苗芬;谢理哲;朱龙彪;陈宁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5 年 50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9 | 下载:156
作者:
孔娜娜;袁华;苗芬;谢理哲;朱龙彪;陈宁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5 年 50卷 2期
标签:
下颌骨 下颌切牙管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Mandibule Mandibular incisive canal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测量下颌切牙管(mandibular incisive canal,MIC),了解其形态和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50名成人健康志愿者的锥形束CT图像,测量分析MIC的检出率、管径、长度及其与颌骨的关系.结果 在50例(100侧)锥形束CT图像中:MIC的检出率为100%(100/100),清晰率为71%(71/100);MIC的管径面积(唇舌径×垂直径)从起点至终点逐渐变小(左侧起点2.17 mm× 2.22 mm,终点0.82 mm× 0.92 mm;右侧起点2.14 mm×2.08 mm,终点0.87 mm×0.86 mm);MIC左右侧平均长度分别为17.84和17.73 mm;MIC在下颌骨唇舌向偏唇侧;在垂直方向MIC距下颌骨下缘较近,MIC到根尖的距离在尖牙最小.结论 锥形束CT对MIC有良好的检出率和清晰率;MIC在下颌骨的走行中偏向唇侧和下颌骨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