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9 | 下载297

目的 分析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长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02年1月至2010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并完成牙周-正畸治疗的AgP患者25例,收集初诊(T0)、正畸治疗完成后(T1)、正畸结束3年以上末次复查(T2)时的全口根尖X线片,通过根尖X线片评价患者根形态异常情况、正畸前后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alveolar bone height,RBH)的变化.评价根形态异常对牙周-正畸治疗的影响,并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价与正畸后长期牙槽骨高度变化相关的牙和个体水平因素.结果 T0、T1时统计25例患者的693颗牙,T2期随访14例患者,共观测368颗牙.牙周-正畸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根形态异常(估计值为-2.392)、牙位(上颌牙vs.下颌牙估计值为3.139;前牙vs.后牙估计值为-3.469)和T0期的牙槽骨高度变化(估计值为-0.391)(P<0.05).根形态异常、下颌牙、前牙以及T0时牙槽骨高度高,都是牙槽骨增加的不利因素.正畸后长期观察,牙槽骨高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牙位(上颌牙vs.下颌牙估计值为3.735;前牙vs.后牙估计值为-5.318)、T0时探诊深度(估计值为-1.594)和T0时牙槽骨高度(估计值为-0.498)(P<0.05).下颌牙、前牙、T0时牙槽骨高度增加和T0探诊深

作者:沈潇;施捷;徐莉;孟焕新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 年 55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9 | 下载:297
作者:
沈潇;施捷;徐莉;孟焕新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 年 55卷 2期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正畸学,矫正 牙槽骨吸收 多因素分析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Orthodontics,corrective Alveolar bone lose Multi-factor analysis
目的 分析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长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02年1月至2010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并完成牙周-正畸治疗的AgP患者25例,收集初诊(T0)、正畸治疗完成后(T1)、正畸结束3年以上末次复查(T2)时的全口根尖X线片,通过根尖X线片评价患者根形态异常情况、正畸前后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alveolar bone height,RBH)的变化.评价根形态异常对牙周-正畸治疗的影响,并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价与正畸后长期牙槽骨高度变化相关的牙和个体水平因素.结果 T0、T1时统计25例患者的693颗牙,T2期随访14例患者,共观测368颗牙.牙周-正畸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根形态异常(估计值为-2.392)、牙位(上颌牙vs.下颌牙估计值为3.139;前牙vs.后牙估计值为-3.469)和T0期的牙槽骨高度变化(估计值为-0.391)(P<0.05).根形态异常、下颌牙、前牙以及T0时牙槽骨高度高,都是牙槽骨增加的不利因素.正畸后长期观察,牙槽骨高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牙位(上颌牙vs.下颌牙估计值为3.735;前牙vs.后牙估计值为-5.318)、T0时探诊深度(估计值为-1.594)和T0时牙槽骨高度(估计值为-0.498)(P<0.05).下颌牙、前牙、T0时牙槽骨高度增加和T0探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