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17

目的通过建立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融合器及腰椎到骶骨( L3~S )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融合器植入前后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为该融合器的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上的依据。方法根据CT结果建立正常腰骶椎( L3~S )有限元模型,然后在此模型基础上模拟L4/5椎间盘轻度退变,完成后在退变节段加上撑开融合器。在不同的载荷状态下(屈伸,侧弯,轴向旋转),融合器植入前后,分析腰椎的动态稳定性,椎间盘压力,终板压力及小关节载荷等的变化。结果该撑开融合器对于整体腰椎的活动(屈伸,侧弯和轴向旋转)无明显影响。它明显减少植入节段终板和髓核的应力以及小关节载荷。屈伸状态时,退变模型L4/5终板及髓核平均压力分别是5.262 MPa、0.1648 MPa,小关节载荷是29.7 N。植入撑开器后数值分别是2.323 MPa、0.0892 MPa和5.4 N。侧弯及轴向旋转也发现一致的结果。对于邻近节段,与退变模型相比,植入撑开器后,L3/4终板和髓核应力均有所减小,但是L3/4,L5/S纤维环的应力有所增加。结论该棘突间撑开融合器对整体腰椎的动力学稳定性影响较小,能够卸载植入节段终板、髓核以及小关节的载荷。通过本研究,为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融合器的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作者:宋超;李新锋;刘祖德;钟贵彬;劳立峰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年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17
作者:
宋超;李新锋;刘祖德;钟贵彬;劳立峰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年 3期
标签:
腰椎 早期退变 棘突间撑开融合器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Lumbar spine Early degeneration Interspinous implant Biomechanic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目的通过建立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融合器及腰椎到骶骨( L3~S )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融合器植入前后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为该融合器的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上的依据。方法根据CT结果建立正常腰骶椎( L3~S )有限元模型,然后在此模型基础上模拟L4/5椎间盘轻度退变,完成后在退变节段加上撑开融合器。在不同的载荷状态下(屈伸,侧弯,轴向旋转),融合器植入前后,分析腰椎的动态稳定性,椎间盘压力,终板压力及小关节载荷等的变化。结果该撑开融合器对于整体腰椎的活动(屈伸,侧弯和轴向旋转)无明显影响。它明显减少植入节段终板和髓核的应力以及小关节载荷。屈伸状态时,退变模型L4/5终板及髓核平均压力分别是5.262 MPa、0.1648 MPa,小关节载荷是29.7 N。植入撑开器后数值分别是2.323 MPa、0.0892 MPa和5.4 N。侧弯及轴向旋转也发现一致的结果。对于邻近节段,与退变模型相比,植入撑开器后,L3/4终板和髓核应力均有所减小,但是L3/4,L5/S纤维环的应力有所增加。结论该棘突间撑开融合器对整体腰椎的动力学稳定性影响较小,能够卸载植入节段终板、髓核以及小关节的载荷。通过本研究,为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融合器的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