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65 | 下载713

炎症性肠病(IBD)是发生于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为其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其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普遍认为IBD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肠道菌群改变等多因素所致。随着16S rRNA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及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计划的开展,人们对肠道微生物--“被遗忘的器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在IBD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渐被重视。研究认为IBD患者中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精确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从而触发了基因易感个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因此,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恢复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稳态成为治疗IBD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就IBD患者中存在的肠道菌群紊乱现象、其与IBD发病的关系以及微生态制剂在IBD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玉霞;詹学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 年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65 | 下载:713
作者:
陈玉霞;詹学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 年 8期
标签:
炎性肠疾病 肠道菌群 菌群失调 益生菌 Bowel diseases,inflammatory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Probiotics
炎症性肠病(IBD)是发生于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为其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其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普遍认为IBD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肠道菌群改变等多因素所致。随着16S rRNA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及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计划的开展,人们对肠道微生物--“被遗忘的器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在IBD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渐被重视。研究认为IBD患者中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精确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从而触发了基因易感个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因此,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恢复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稳态成为治疗IBD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就IBD患者中存在的肠道菌群紊乱现象、其与IBD发病的关系以及微生态制剂在IBD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