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21

目的:构建小鼠恶性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研究该疫苗在体内是否具有抗肿瘤活性,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45只裸鼠随机分三组,每组15只:第一组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NaCl组),第二组为空载体pEGFP-N1转染细胞对照组(野生型B16疫苗组),第三组为趋化型肿瘤疫苗B16-MCP-1治疗组(趋化型B16-MCP-1疫苗组)。通过胸腺T淋巴细胞移植重建裸鼠部分免疫功能,观察荷瘤小鼠的一般情况、肿瘤大小、生存时间,分离并测定小鼠脾脏细胞中CTL的杀伤活性。结果趋化型肿瘤细胞疫苗 B16-MCP-1组裸鼠生存状态明显好于空白对照组及野生型 B16疫苗组(第一组和第二组裸鼠出现明显消瘦、目光呆滞、活动减弱等恶病质现象,第三组裸鼠生存状态明显好于前两组裸鼠);2周后第三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第一组及第二组(P<0.05);第三组裸鼠至35 d开始出现死亡,至观察结束(80 d)仍有4只裸鼠存活,与第一、二组比较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第三组淋巴细胞出现明显的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与第一组及第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趋化型疫苗对裸鼠恶性黑色素瘤具有明显的免疫效果,能减轻荷瘤裸鼠的症状,延长裸鼠的生存期。

作者:郭丽丽;李鹏杰;刘林嶓;王刚成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 年 2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21
作者:
郭丽丽;李鹏杰;刘林嶓;王刚成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 年 21期
标签:
荷瘤裸鼠 CTL杀伤功能 Tumor-bearing nude mice CTL activity
目的:构建小鼠恶性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研究该疫苗在体内是否具有抗肿瘤活性,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45只裸鼠随机分三组,每组15只:第一组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NaCl组),第二组为空载体pEGFP-N1转染细胞对照组(野生型B16疫苗组),第三组为趋化型肿瘤疫苗B16-MCP-1治疗组(趋化型B16-MCP-1疫苗组)。通过胸腺T淋巴细胞移植重建裸鼠部分免疫功能,观察荷瘤小鼠的一般情况、肿瘤大小、生存时间,分离并测定小鼠脾脏细胞中CTL的杀伤活性。结果趋化型肿瘤细胞疫苗 B16-MCP-1组裸鼠生存状态明显好于空白对照组及野生型 B16疫苗组(第一组和第二组裸鼠出现明显消瘦、目光呆滞、活动减弱等恶病质现象,第三组裸鼠生存状态明显好于前两组裸鼠);2周后第三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第一组及第二组(P<0.05);第三组裸鼠至35 d开始出现死亡,至观察结束(80 d)仍有4只裸鼠存活,与第一、二组比较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第三组淋巴细胞出现明显的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与第一组及第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趋化型疫苗对裸鼠恶性黑色素瘤具有明显的免疫效果,能减轻荷瘤裸鼠的症状,延长裸鼠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