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6 | 下载0

目的 探讨亲水性钛表面微纳米形貌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阳极氧化法和喷砂碱热法分别构建微纳米形貌钛表面,检测其亲水性.钛片表面接种rBMSCs,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在培养1、3、5、7 d时检测rBMSCs细胞活性;第7天和14天时检测总蛋白浓度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在第7天时检测成骨标志物ALP、I型胶原(COL1)与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2组水静态接触角、CCK-8、总蛋白浓度以及成骨分化PCR检测指标.结果 阳极氧化组钛表面呈规则有序纳米管阵列,喷砂碱热组呈三维网状纳米多孔结构,二者具有相似的微纳米形貌,阳极氧化组水静态接触角大于喷砂碱热阻[(83.3±2.3)°vs(47.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4,P<0.001).相比阳极氧化组,喷砂碱热组rBMSCs细胞增殖能力均有所增强,接种3、5、7 d后喷砂碱热组rBMSCs细胞活性均明显高于阳极氧化组(0.66±0.03 vs 0.52±0.03;1.15±0.06 vs 0.85±0.05;1.58±0.07 vs 1.26±0.0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62、3.845、3.183,P=0.042、0.018、0.033);培养7、14 d后,喷砂碱热组rBMSCs的总蛋白浓度高于阳极氧化组[(389±45)μg/ml vs(226±32)μg/ml;(1070±59)μg/ml vs(760±65)μg

作者:周敏;武东辉;吴亚霖;庞静雯;庄秀妹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8 年 12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6 | 下载:0
作者:
周敏;武东辉;吴亚霖;庞静雯;庄秀妹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8 年 12卷 2期
标签: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微纳米形貌 亲水性
目的 探讨亲水性钛表面微纳米形貌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阳极氧化法和喷砂碱热法分别构建微纳米形貌钛表面,检测其亲水性.钛片表面接种rBMSCs,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在培养1、3、5、7 d时检测rBMSCs细胞活性;第7天和14天时检测总蛋白浓度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在第7天时检测成骨标志物ALP、I型胶原(COL1)与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2组水静态接触角、CCK-8、总蛋白浓度以及成骨分化PCR检测指标.结果 阳极氧化组钛表面呈规则有序纳米管阵列,喷砂碱热组呈三维网状纳米多孔结构,二者具有相似的微纳米形貌,阳极氧化组水静态接触角大于喷砂碱热阻[(83.3±2.3)°vs(47.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4,P<0.001).相比阳极氧化组,喷砂碱热组rBMSCs细胞增殖能力均有所增强,接种3、5、7 d后喷砂碱热组rBMSCs细胞活性均明显高于阳极氧化组(0.66±0.03 vs 0.52±0.03;1.15±0.06 vs 0.85±0.05;1.58±0.07 vs 1.26±0.0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62、3.845、3.183,P=0.042、0.018、0.033);培养7、14 d后,喷砂碱热组rBMSCs的总蛋白浓度高于阳极氧化组[(389±45)μg/ml vs(226±32)μg/ml;(1070±59)μg/ml vs(760±65)μ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