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48

目的 探讨麻疹病毒(MeV)流行株血凝素蛋白(H)抗原表位上氨基酸(aa)变异对病毒抗原性的可能影响.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eV H蛋白上B细胞线性表位,设计并合成来源于疫苗株和流行株表位以及同一区域非表位上的多肽对.间接ELISA法检测合成多肽的免疫原性,并制备多肽免疫血清.采用交叉ELISA法分析两条多肽间的抗原性差异,计算抗原比.结果 合成的多肽均能与MeV免疫血清结合,其中设计在表位区的多肽对CW23/CW22(273~282aa)结合能力最强,而非表位区多肽对CW150/CW151(418~427 aa)结合能力最弱.多肽对中来源不同两条多肽间抗原性差异较大,其中CW23(疫苗株来源)与CW22(流行株来源)间抗原比为16,CW123(疫苗株来源)与CW124(流行株来源)(236 ~ 246aa)间的抗原比为2.877±0.583.非表位多肽对中,CW125与CW126(356 ~ 364aa)间抗原比为1.631±0.481,而CW150与CW151间抗原比为10.367±1.617.结论 麻疹流行株上仍存在保守的抗原表位,但预测的抗原表位及非表位区上的部分aa变异导致疫苗株与流行株间抗原性存在差异.

作者:冯燕;钟淑玲;徐昌平;卢亦愚

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5 年 36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48
作者:
冯燕;钟淑玲;徐昌平;卢亦愚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5 年 36卷 9期
标签:
麻疹病毒 血凝素蛋白 抗原表位 多肽 抗原特异性 Measles virus Hemagglutinin Epitope Peptide Antigenic specificity
目的 探讨麻疹病毒(MeV)流行株血凝素蛋白(H)抗原表位上氨基酸(aa)变异对病毒抗原性的可能影响.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eV H蛋白上B细胞线性表位,设计并合成来源于疫苗株和流行株表位以及同一区域非表位上的多肽对.间接ELISA法检测合成多肽的免疫原性,并制备多肽免疫血清.采用交叉ELISA法分析两条多肽间的抗原性差异,计算抗原比.结果 合成的多肽均能与MeV免疫血清结合,其中设计在表位区的多肽对CW23/CW22(273~282aa)结合能力最强,而非表位区多肽对CW150/CW151(418~427 aa)结合能力最弱.多肽对中来源不同两条多肽间抗原性差异较大,其中CW23(疫苗株来源)与CW22(流行株来源)间抗原比为16,CW123(疫苗株来源)与CW124(流行株来源)(236 ~ 246aa)间的抗原比为2.877±0.583.非表位多肽对中,CW125与CW126(356 ~ 364aa)间抗原比为1.631±0.481,而CW150与CW151间抗原比为10.367±1.617.结论 麻疹流行株上仍存在保守的抗原表位,但预测的抗原表位及非表位区上的部分aa变异导致疫苗株与流行株间抗原性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