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3 | 下载128

目的 检测新生儿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0(IL-10)含量,探讨HBsAg阳性母亲妊娠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对婴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321对HBsAg阳性孕妇及新生儿,根据HBsAg阳性孕妇妊娠中晚期替比夫定服用情况将其分为服药组和未服药组,对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并随访至12月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别检测母亲、新生儿及婴儿外周血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 DNA,ELISA检测新生儿外周血IFN-γ、IL-10含量.结果 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为17.99%.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HBsAg阳性母亲妊娠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是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保护因素(aRR=0.119,95%CI:0.014~0.974);以新生儿血清IFN-γ、IL-10含量中位数为界分为高含量组与低含量组,研究发现服药组发生新生儿血清IFN-γ、IL-10高含量的可能性较大(aRR=8.684,95%CI:1.977~38.140;aRR=5.330,95%CI:1.278~22.236),新生儿血清IFN-γ、IL-10高含量组发生乙肝疫苗免疫无/弱应答的可能性较小(aRR=0.300,95%CI:0.105 ~ 0.857;aRR=0.104,95%CI:0.030~ 0.354).结论 HBsAg阳性母亲妊娠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发生

作者:许喜喜;王斌;王雪飞;温海秀;张芳;杨志清;郝海昀;王婷;史晓红

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7 年 38卷 2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3 | 下载:128
作者:
许喜喜;王斌;王雪飞;温海秀;张芳;杨志清;郝海昀;王婷;史晓红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7 年 38卷 2期
标签:
替比夫定 乙型肝炎疫苗 无/弱应答 干扰素-γ 白介素-10 Telbivudine Hepatitis B vaccine Non-/hypo-response Interferon-γ Interleukin-10
目的 检测新生儿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0(IL-10)含量,探讨HBsAg阳性母亲妊娠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对婴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321对HBsAg阳性孕妇及新生儿,根据HBsAg阳性孕妇妊娠中晚期替比夫定服用情况将其分为服药组和未服药组,对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并随访至12月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别检测母亲、新生儿及婴儿外周血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 DNA,ELISA检测新生儿外周血IFN-γ、IL-10含量.结果 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为17.99%.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HBsAg阳性母亲妊娠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是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保护因素(aRR=0.119,95%CI:0.014~0.974);以新生儿血清IFN-γ、IL-10含量中位数为界分为高含量组与低含量组,研究发现服药组发生新生儿血清IFN-γ、IL-10高含量的可能性较大(aRR=8.684,95%CI:1.977~38.140;aRR=5.330,95%CI:1.278~22.236),新生儿血清IFN-γ、IL-10高含量组发生乙肝疫苗免疫无/弱应答的可能性较小(aRR=0.300,95%CI:0.105 ~ 0.857;aRR=0.104,95%CI:0.030~ 0.354).结论 HBsAg阳性母亲妊娠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