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0 | 下载257

目的探讨女性下尿路症状原因及临床意义. 方法 72例下尿路症状女性患者,年龄8~86岁,平均48岁.其中排尿困难46例,尿失禁14例,尿频10例,夜间遗尿2例.患者均行尿动力学检测. 结果 46例排尿困难者膀胱容量60~800 ml,其中20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为0,26例9~160 cm H2O(1 cm H2O=0.098 kPa).Linp-URR图示为Ⅲ级以上梗阻者19例.尿道静态分布阻力25~130 cm H2O.膀胱逼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协调性良好者5例,协同失调者33例.10例尿频患者膀胱容量97~450 ml,2例排尿期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为0,8例31~110 cm H2O.Linp-URR图示显示Ⅲ级以上梗阻者2例.1例急迫性尿失禁者膀胱过度敏感.6例压力性尿失禁者腹压漏尿点压力44~76 cm H2O.3例充盈性尿失禁者排尿期膀胱逼尿肌压力为0,尿道静态分布阻力32~42 cm H2O.真性尿失禁4例尿道外括约肌压力0~16 cm H2O,平均(8.5±5.7)cm H2O.2例遗尿患者存在不稳定性膀胱表现,排尿期膀胱收缩乏力. 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下尿路症状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崔喆;李黎明;张和平;强万明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4 年 25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0 | 下载:257
作者:
崔喆;李黎明;张和平;强万明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4 年 25卷 1期
标签:
女性 下尿路症状 尿动力学
目的探讨女性下尿路症状原因及临床意义. 方法 72例下尿路症状女性患者,年龄8~86岁,平均48岁.其中排尿困难46例,尿失禁14例,尿频10例,夜间遗尿2例.患者均行尿动力学检测. 结果 46例排尿困难者膀胱容量60~800 ml,其中20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为0,26例9~160 cm H2O(1 cm H2O=0.098 kPa).Linp-URR图示为Ⅲ级以上梗阻者19例.尿道静态分布阻力25~130 cm H2O.膀胱逼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协调性良好者5例,协同失调者33例.10例尿频患者膀胱容量97~450 ml,2例排尿期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为0,8例31~110 cm H2O.Linp-URR图示显示Ⅲ级以上梗阻者2例.1例急迫性尿失禁者膀胱过度敏感.6例压力性尿失禁者腹压漏尿点压力44~76 cm H2O.3例充盈性尿失禁者排尿期膀胱逼尿肌压力为0,尿道静态分布阻力32~42 cm H2O.真性尿失禁4例尿道外括约肌压力0~16 cm H2O,平均(8.5±5.7)cm H2O.2例遗尿患者存在不稳定性膀胱表现,排尿期膀胱收缩乏力. 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下尿路症状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