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8 | 下载7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患者2例.例1,男,58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3个月.CT检查示双肾上腺区软组织肿块,右侧2.0 cm×6.0 cm,左侧4.0 cm×7.2 cm,轮廓清,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化验未见异常.例2,男,32岁.临床表现为发热3周.CT检查示双肾上腺体积弥漫性增大,右肾上腺区2.5 cm×3.6 cm肿块,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化验未见异常.结果例1行后腹腔镜下右肾上腺切除术.肿物剖面呈暗紫色.镜下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异形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CD20、CD45 RO、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阳性.病理诊断: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予CHOP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及泼尼松)化疗1周期,患者呈明显恶液质,自动出院后2个月死亡.例2行后腹腔镜下双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剖面呈腐肉样,质脆.镜下瘤细胞弥漫分布,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少,核仁明显.免疫组化染色;CD3、CD45RO阳性,CD20.阴性.病理诊断: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CHOP方案化疗4周期,随访5个月,一般情况良好.结论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临床罕见,尤其是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手术加化疗或放疗效果优于单一治疗.#0;碱性磷酸酶(PLAP)阳性.病理诊断: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予CHOP方案(

作者:陈文轩;林毅;朱军;李黎明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8 年 29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8 | 下载:72
作者:
陈文轩;林毅;朱军;李黎明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8 年 29卷 10期
标签:
肾上腺肿瘤 淋巴瘤,非霍奇金 Adrenal neoplasms Lymphoma,non-Hodgkin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患者2例.例1,男,58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3个月.CT检查示双肾上腺区软组织肿块,右侧2.0 cm×6.0 cm,左侧4.0 cm×7.2 cm,轮廓清,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化验未见异常.例2,男,32岁.临床表现为发热3周.CT检查示双肾上腺体积弥漫性增大,右肾上腺区2.5 cm×3.6 cm肿块,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化验未见异常.结果例1行后腹腔镜下右肾上腺切除术.肿物剖面呈暗紫色.镜下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异形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CD20、CD45 RO、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阳性.病理诊断: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予CHOP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及泼尼松)化疗1周期,患者呈明显恶液质,自动出院后2个月死亡.例2行后腹腔镜下双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剖面呈腐肉样,质脆.镜下瘤细胞弥漫分布,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少,核仁明显.免疫组化染色;CD3、CD45RO阳性,CD20.阴性.病理诊断: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CHOP方案化疗4周期,随访5个月,一般情况良好.结论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临床罕见,尤其是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手术加化疗或放疗效果优于单一治疗.#0;碱性磷酸酶(PLAP)阳性.病理诊断: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予CHOP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