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32 | 下载241

目的观察单纯应用压力梯度长袜(CS)或与间歇充气装置(IPC)联合使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方法胸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CS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每组60例.术后3~8 d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记录DVT例数及血栓发生部位(大腿或小腿).随机选择对照组和CS+IPC全程组各15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切皮后2 h及术后24 h各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测定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术后3~8 d对照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和单纯CS组DVT发生率分别为49.3

作者:袁训芝;吴新民;袁家颖;宋琳琳

来源: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6 年 26卷 2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32 | 下载:241
作者:
袁训芝;吴新民;袁家颖;宋琳琳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6 年 26卷 2期
标签:
绷带 间歇性气体压缩装置 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后并发症
目的观察单纯应用压力梯度长袜(CS)或与间歇充气装置(IPC)联合使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方法胸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CS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每组60例.术后3~8 d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记录DVT例数及血栓发生部位(大腿或小腿).随机选择对照组和CS+IPC全程组各15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切皮后2 h及术后24 h各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测定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术后3~8 d对照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和单纯CS组DVT发生率分别为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