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4 | 下载121

目的 评价布比卡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微型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和微型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4~6周龄,体重30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0):对照组(C组)和布比卡因组(BPV组).BPV组经尾静脉以1 mg·kg-1·min-1的速率输注0.75%布比卡因至大鼠惊厥发作,C组经尾静脉以1 mg·kg-1·min-1的速率输注生理盐水5.5 min.模型制备成功后6 h时处死大鼠取海马,制备海马脑片,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mEPSCs、mIPSCs的频率和振幅.结果 与C组比较,BPV组海马神经元mIPSCs频率降低(P<0.01),mEPSCs振幅、mIPSCs的频率和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比卡因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机制与降低大鼠海马神经元mIPSCs的频率有关.

作者:聂淏;王芳;陈学新

来源: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8 年 38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4 | 下载:121
作者:
聂淏;王芳;陈学新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8 年 38卷 9期
标签:
布比卡因 药物毒性 中枢神经系统 海马 神经元 电生理学 突触传递 Bupivacaine Drug toxicit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Hippocampus Neurons Electrophysiology Synaptic transmission
目的 评价布比卡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微型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和微型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4~6周龄,体重30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0):对照组(C组)和布比卡因组(BPV组).BPV组经尾静脉以1 mg·kg-1·min-1的速率输注0.75%布比卡因至大鼠惊厥发作,C组经尾静脉以1 mg·kg-1·min-1的速率输注生理盐水5.5 min.模型制备成功后6 h时处死大鼠取海马,制备海马脑片,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mEPSCs、mIPSCs的频率和振幅.结果 与C组比较,BPV组海马神经元mIPSCs频率降低(P<0.01),mEPSCs振幅、mIPSCs的频率和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比卡因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机制与降低大鼠海马神经元mIPSCs的频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