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1 | 下载0

根据1950—1954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资料报告<sup>(1)</sup>,5年内曾有14万人经过锑剂(酒石酸锑钾)治疗,死亡人数为156人,其中只有36例有较详细的死亡纪录,在此36例死亡病例中,25例的死亡原因是由于中毒性心机能紊乱。1956年开展了短程锑剂治疗后,共治疗了12,070人<sup>(2)</sup>,其中有22例死亡,据不完全的死亡报告材料,心机能紊乱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在血吸虫病用酒石酸锑钾或钠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工作者也均发现几乎100%在心电图上有程度不等的变化<sup>(3-6)</sup>,因此锑剂中毒性心机能紊乱引起国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与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过去已有数篇关于这个问题的病例报告,如潘氏<sup>(7)、牟氏<sup>(5)</sup>、无锡血吸虫病防治所<sup>(8)</sup>、陆氏<sup>(9)</sup>、陶氏<sup>(10)</sup>及熊氏<sup>(11)</sup>等。但在这方面的资料还是不多,而附有心电图及病理解剖的则更少见我们将在武汉医学院治疗血吸虫病工作中所发现的严重锑剂中毒性心机能紊乱6例作一初步分析报告,以供今后全国大规模展开治疗血吸虫病工作中的参考,其中5例曾作心电图检查,2例曾作尸体解剖。

作者:郝连杰;李彦三;陶桓乐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1958 年 06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1 | 下载:0
作者:
郝连杰;李彦三;陶桓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1958 年 06卷 8期
根据1950—1954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资料报告<sup>(1)</sup>,5年内曾有14万人经过锑剂(酒石酸锑钾)治疗,死亡人数为156人,其中只有36例有较详细的死亡纪录,在此36例死亡病例中,25例的死亡原因是由于中毒性心机能紊乱。1956年开展了短程锑剂治疗后,共治疗了12,070人<sup>(2)</sup>,其中有22例死亡,据不完全的死亡报告材料,心机能紊乱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在血吸虫病用酒石酸锑钾或钠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工作者也均发现几乎100%在心电图上有程度不等的变化<sup>(3-6)</sup>,因此锑剂中毒性心机能紊乱引起国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与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过去已有数篇关于这个问题的病例报告,如潘氏<sup>(7)、牟氏<sup>(5)</sup>、无锡血吸虫病防治所<sup>(8)</sup>、陆氏<sup>(9)</sup>、陶氏<sup>(10)</sup>及熊氏<sup>(11)</sup>等。但在这方面的资料还是不多,而附有心电图及病理解剖的则更少见我们将在武汉医学院治疗血吸虫病工作中所发现的严重锑剂中毒性心机能紊乱6例作一初步分析报告,以供今后全国大规模展开治疗血吸虫病工作中的参考,其中5例曾作心电图检查,2例曾作尸体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