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 | 下载0

在心律不齐的治疗学中,奎尼丁已早被采用为一种纠正心律的药物,如在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但奎尼丁有其一定的缺点,因是个相当强的心肌抑制剂,对已有病变的心肌是有损害的。突然死亡的病例已有过报告。所以临床上很需要一个有相似疗效,而毒性较低的药物。奎宁的作用相似,但疗效比奎尼丁差得多。Burn及Vane二氏(1950)首先在实验中证明氯奎有停止心房搏动的效能。该药是在1939年被采用为抗疟药物。据Hess氏等(1954)的研究,在猫实验中,奎尼丁、奎宁及氯奎对心肌的兴奋性能及传导性能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氯奎最强,奎宁最弱。Sanabria氏(1955),Burrell及Martinez二氏(1958)均作临床研究,证明氯奎口服对各种异位节律有高度疗效,其中有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我们自1958年8月开始应用该药在治疗数种心律不齐。虽应用时间较短,病例不多,但疗效却十分明显,故先作初步报导,待有更多临床材料来作详细分析报告。

作者:陈锡谋;周其林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1959 年 07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 | 下载:0
作者:
陈锡谋;周其林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1959 年 07卷 9期
在心律不齐的治疗学中,奎尼丁已早被采用为一种纠正心律的药物,如在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但奎尼丁有其一定的缺点,因是个相当强的心肌抑制剂,对已有病变的心肌是有损害的。突然死亡的病例已有过报告。所以临床上很需要一个有相似疗效,而毒性较低的药物。奎宁的作用相似,但疗效比奎尼丁差得多。Burn及Vane二氏(1950)首先在实验中证明氯奎有停止心房搏动的效能。该药是在1939年被采用为抗疟药物。据Hess氏等(1954)的研究,在猫实验中,奎尼丁、奎宁及氯奎对心肌的兴奋性能及传导性能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氯奎最强,奎宁最弱。Sanabria氏(1955),Burrell及Martinez二氏(1958)均作临床研究,证明氯奎口服对各种异位节律有高度疗效,其中有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我们自1958年8月开始应用该药在治疗数种心律不齐。虽应用时间较短,病例不多,但疗效却十分明显,故先作初步报导,待有更多临床材料来作详细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