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8 | 下载0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目前尚无特异的有效方法。8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RA治疗的“金字塔”策略。当时认为,所有新诊断的RA如无特殊禁忌,治疗上应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开始(此即所谓“金字塔”塔底,又称一线药物);如患者对NSAIDs反应不佳,可考虑应用病情缓解药(DMARDs),此即二线药物,包括金制剂、抗疟药、D-青霉胺、甲氨喋呤(MTX)、柳氮磺胺吡啶等。皮质激素(CS)作为三线药物仅限用于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血管炎、浆膜炎、眼炎、Felty综合征以及关节腔内注射等少数情况。如患者对以上药物均无反应,可以试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霉素A、血浆置换、胸导管引流及全身淋巴结照射等疗效尚有待评估的方法。近几年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这种策略偏于保守,因为即使缓解的标准仅限于阻止或延缓X线片可见的关节侵蚀,现在应用的DMARDs实际上也很难使RA病情缓解。Trentham认为,RA病变的最初18个月或2年是最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药物尚还有可能阻止病变的进展。为此,传统的“金字塔”策略有必要加以修改,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策略,同时对过去关于各线药物划分的观念也要更新。

作者:黄烽;蔡醒华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1991 年 30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8 | 下载:0
作者:
黄烽;蔡醒华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1991 年 30卷 10期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目前尚无特异的有效方法。8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RA治疗的“金字塔”策略。当时认为,所有新诊断的RA如无特殊禁忌,治疗上应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开始(此即所谓“金字塔”塔底,又称一线药物);如患者对NSAIDs反应不佳,可考虑应用病情缓解药(DMARDs),此即二线药物,包括金制剂、抗疟药、D-青霉胺、甲氨喋呤(MTX)、柳氮磺胺吡啶等。皮质激素(CS)作为三线药物仅限用于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血管炎、浆膜炎、眼炎、Felty综合征以及关节腔内注射等少数情况。如患者对以上药物均无反应,可以试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霉素A、血浆置换、胸导管引流及全身淋巴结照射等疗效尚有待评估的方法。近几年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这种策略偏于保守,因为即使缓解的标准仅限于阻止或延缓X线片可见的关节侵蚀,现在应用的DMARDs实际上也很难使RA病情缓解。Trentham认为,RA病变的最初18个月或2年是最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药物尚还有可能阻止病变的进展。为此,传统的“金字塔”策略有必要加以修改,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策略,同时对过去关于各线药物划分的观念也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