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8 | 下载9

目的 对小叶榕叶抗炎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和活性筛选.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对小叶榕叶水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利用IR、1 H-NM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鉴定.Griess法分析各化合物和巨噬细胞RAW264.7共同培养液中NO量;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TNF-α表达.结果 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是苯甲酸(1)、对羟基苯丙酸(2)、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对羟基苯乙酸(4)、水杨酸(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6)、邻羟基苯丙酸(7)、十五烷酸(8)、2-羟基-3-甲基丁酸(9)、对羟基苯甲酸仲丁酯(10).分离到的化合物2、4、5、7、9、10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2、3、4、5、10对NO因子的释放抑制作用显著.而化合物1、3、4、5、6、7对TNF-α因子表达抑制较为明显.结论 药效试验发现小叶榕叶发挥抗炎药效的作用可能是多成分、多指标协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黄洋;邵慧凯;李康;刘盛权;谢淑桐

来源:中成药 2014 年 36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8 | 下载:9
作者:
黄洋;邵慧凯;李康;刘盛权;谢淑桐
来源:
中成药 2014 年 36卷 6期
标签:
小叶榕叶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鉴定 活性评价 Ficus microcarpa L.f. chemical constituent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of activity
目的 对小叶榕叶抗炎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和活性筛选.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对小叶榕叶水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利用IR、1 H-NM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鉴定.Griess法分析各化合物和巨噬细胞RAW264.7共同培养液中NO量;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TNF-α表达.结果 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是苯甲酸(1)、对羟基苯丙酸(2)、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对羟基苯乙酸(4)、水杨酸(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6)、邻羟基苯丙酸(7)、十五烷酸(8)、2-羟基-3-甲基丁酸(9)、对羟基苯甲酸仲丁酯(10).分离到的化合物2、4、5、7、9、10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2、3、4、5、10对NO因子的释放抑制作用显著.而化合物1、3、4、5、6、7对TNF-α因子表达抑制较为明显.结论 药效试验发现小叶榕叶发挥抗炎药效的作用可能是多成分、多指标协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