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1 | 下载208

目的 通过对3例Ⅰ型Brugada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基因检测,发现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的3例Ⅰ型Brugada综合征患者,收集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提取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基因检测结果,针对遗传性心律失常给予特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8、29、36岁,出现黑矇或晕厥,入院后辅助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基因测序发现3种错义突变: SCN1B基因c. 566 C > T突变、CACNA1C基因c. 5849 G > A突变、HCN4基因c. 710 A > G突变.Sanger测序验证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HCN4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失败,传统方法未检测出.临床护理体会包括针对猝死率高的特点,注重夜间和休息时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发热、电解质紊乱、药物等) ,对患者及家属给予正确的心理辅导,合理解释基因检测结果,正确认识疾病.结论 本研究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基因检测发现存在SCN1B基因c. 566 C > T突变和CACNA1C基因c. 5849 G >A突变.基因检测对于疾病的诊断、探索发病机制十分重要.针对疾病特点的临床护理有助于病情的转归,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减少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周建军;马克娟;郭成军

来源:中国医药 2019 年 1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1 | 下载:208
作者:
周建军;马克娟;郭成军
来源:
中国医药 2019 年 14卷 5期
标签:
Brugada综合征 心律失常 基因 护理 Brugada syndrome Arrhythmia Gene Nursing care
目的 通过对3例Ⅰ型Brugada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基因检测,发现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的3例Ⅰ型Brugada综合征患者,收集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提取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基因检测结果,针对遗传性心律失常给予特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8、29、36岁,出现黑矇或晕厥,入院后辅助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基因测序发现3种错义突变: SCN1B基因c. 566 C > T突变、CACNA1C基因c. 5849 G > A突变、HCN4基因c. 710 A > G突变.Sanger测序验证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HCN4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失败,传统方法未检测出.临床护理体会包括针对猝死率高的特点,注重夜间和休息时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发热、电解质紊乱、药物等) ,对患者及家属给予正确的心理辅导,合理解释基因检测结果,正确认识疾病.结论 本研究3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基因检测发现存在SCN1B基因c. 566 C > T突变和CACNA1C基因c. 5849 G >A突变.基因检测对于疾病的诊断、探索发病机制十分重要.针对疾病特点的临床护理有助于病情的转归,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减少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