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9 | 下载127

目的 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效果. 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5月对1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造影,导管碎栓、抽栓、溶栓治疗,其中12例术中应用球囊辅助碎栓,术后处理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调整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率在2-3. 结果 术中即刻造影显示8例主干完全开通,11例部分开通.术中16例肺动脉压下降至16~37 mm Hg,3例肺动脉压升高至39~62 mm Hg,考虑末梢血管痉挛所致.基本治愈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3例.19例随访2~26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复发. 结论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可以迅速恢复肺灌流量且相对于外科手术微创、简单,与全身静脉溶栓比较更迅速、有效.

作者:孙岩;刘洋;何玉祥;张精勇;袁海;孔祥骞;金星

来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年 12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9 | 下载:127
作者:
孙岩;刘洋;何玉祥;张精勇;袁海;孔祥骞;金星
来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年 12卷 5期
标签:
急性肺动脉栓塞 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效果. 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5月对1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造影,导管碎栓、抽栓、溶栓治疗,其中12例术中应用球囊辅助碎栓,术后处理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调整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率在2-3. 结果 术中即刻造影显示8例主干完全开通,11例部分开通.术中16例肺动脉压下降至16~37 mm Hg,3例肺动脉压升高至39~62 mm Hg,考虑末梢血管痉挛所致.基本治愈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3例.19例随访2~26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复发. 结论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可以迅速恢复肺灌流量且相对于外科手术微创、简单,与全身静脉溶栓比较更迅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