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9 | 下载34

目的 通过改良肺切除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减少支气管胸膜瘘(BPF)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我科完成各种肺叶或全肺切除患者239例,分为实验组(163例),采用缝合器+连续往返交叉缝合改良技术,对照组(76例),采用间断缝合,或直线缝合器缝合,或者腔外双重结扎的传统方法,比较两组BPF、脓胸、早期刺激性咳嗽、咳血、术后早期漏气等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163例,发生BPF仅1例(0.61

作者:杨宁;任章霞;刘小川;何佳虹;冯永建;薛会岗;董斌

来源: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0 年 03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9 | 下载:34
作者:
杨宁;任章霞;刘小川;何佳虹;冯永建;薛会岗;董斌
来源: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0 年 03卷 4期
标签:
支气管残端 改良方法 支气管胸膜瘘 肺切除术
目的 通过改良肺切除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减少支气管胸膜瘘(BPF)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我科完成各种肺叶或全肺切除患者239例,分为实验组(163例),采用缝合器+连续往返交叉缝合改良技术,对照组(76例),采用间断缝合,或直线缝合器缝合,或者腔外双重结扎的传统方法,比较两组BPF、脓胸、早期刺激性咳嗽、咳血、术后早期漏气等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163例,发生BPF仅1例(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