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2 | 下载141

目的 探讨神经肽Y和活化的嗜碱性粒细胞在人工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人工荨麻疹患者24例来自2011年8-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16例对照为除外过敏性疾病、躯体慢性疾病、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的同期健康志愿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神经肽Y的表达;用CD45-PERCP(多甲藻黄素-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CD203c-藻红蛋白、CD63-异硫氰酸荧光素三联抗体标记嗜碱性粒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63的表达水平,计数活化嗜碱性粒细胞数量.结果 人工荨麻疹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神经肽Y的含量分别为(111.155±36.832) ng/L和(104.456±44.697) ng/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98,P>0.05);人工荨麻疹患者外周血活化嗜碱性粒细胞中位数(280.5×106/L)高于健康对照组(18.1×106/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化的嗜碱性粒细胞可能参与了人工荨麻疹的发病过程,而神经肽Y的作用尚不能确定.

作者:王爱学;李玉平;王瑞敏;卢凤敏;郭兵申;张环环;石丽萍;姚丽美;四荣联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3 年 46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2 | 下载:141
作者:
王爱学;李玉平;王瑞敏;卢凤敏;郭兵申;张环环;石丽萍;姚丽美;四荣联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3 年 46卷 7期
目的 探讨神经肽Y和活化的嗜碱性粒细胞在人工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人工荨麻疹患者24例来自2011年8-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16例对照为除外过敏性疾病、躯体慢性疾病、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的同期健康志愿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神经肽Y的表达;用CD45-PERCP(多甲藻黄素-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CD203c-藻红蛋白、CD63-异硫氰酸荧光素三联抗体标记嗜碱性粒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63的表达水平,计数活化嗜碱性粒细胞数量.结果 人工荨麻疹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神经肽Y的含量分别为(111.155±36.832) ng/L和(104.456±44.697) ng/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98,P>0.05);人工荨麻疹患者外周血活化嗜碱性粒细胞中位数(280.5×106/L)高于健康对照组(18.1×106/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化的嗜碱性粒细胞可能参与了人工荨麻疹的发病过程,而神经肽Y的作用尚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