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4 | 下载2

目的:分析两个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患者表型差异机制。方法:从两家系成员的外周血中提取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结果:临床资料分析显示,2个家系先证者的临床表现符合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断,其中家系1先证者症状明显重于家系中其他患者。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家系1患者均携带COL7A1基因c.6082G>C(p.G2028R)突变,同时先证者及其表型正常的母亲和舅舅还携带该基因致病性剪切位点突变c.7068+2(IVS91)T>G,为首次报道致病突变。家系2先证者携带COL7A1基因c.6081_6082insC(p.G2028Rfs*71)突变和首次报道的c.1892G>A(p.W631X)突变,分别来自其父母。结论:家系1先证者同时携带2个致病突变可能是其严重临床表型的分子机制;首次报道的COL7A1基因突变丰富了该基因突变谱。

作者:王莉;任增果;娄桂予;张玉薇;杨科;雷星星;张冰;廖世秀;郝冰涛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3 年 56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4 | 下载:2
作者:
王莉;任增果;娄桂予;张玉薇;杨科;雷星星;张冰;廖世秀;郝冰涛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3 年 56卷 8期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结合性 DNA突变分析 皮肤表现 外显子组测序 COL7A1基因 Epidermolysis bullosa, junctional DNA mutational analysis Skin manifestations Whole exome sequencing COL7A1 gene
目的:分析两个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的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患者表型差异机制。方法:从两家系成员的外周血中提取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结果:临床资料分析显示,2个家系先证者的临床表现符合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诊断,其中家系1先证者症状明显重于家系中其他患者。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家系1患者均携带COL7A1基因c.6082G>C(p.G2028R)突变,同时先证者及其表型正常的母亲和舅舅还携带该基因致病性剪切位点突变c.7068+2(IVS91)T>G,为首次报道致病突变。家系2先证者携带COL7A1基因c.6081_6082insC(p.G2028Rfs*71)突变和首次报道的c.1892G>A(p.W631X)突变,分别来自其父母。结论:家系1先证者同时携带2个致病突变可能是其严重临床表型的分子机制;首次报道的COL7A1基因突变丰富了该基因突变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