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 | 下载0

患者男,29岁。主因“左上腹胀痛2周”入院。查体:左上腹压痛。腹部B超:脾中下级可见一囊性包块,大小约14 cm × 11 cm,界清,内可见密集点状回声,未见分隔。腹部CT:脾脏巨大囊性占位(图1)。肿瘤标志物CA19-9:128 U/ml。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200 ml,囊液中CA19-9 > 10 000 U/ml,囊液细胞学检查没有发现恶性肿瘤的证据。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脾囊肿开窗术。脾脏脏面中下极明显膨出,将胰腺尾部及脾血管向上挤压。脾周围有约200 ml不凝血液,考虑为穿刺所致。在囊壁游离处与脾组织交界0.5 cm处用超声刀、电钩边切边电凝止血,切除囊壁约8 cm × 10 cm大小。囊肿脏面呈小梁状外观,纤维及血管纵横(图2)。将大网膜填塞于囊肿暴露面后放置引流管。术后患者恢复好,一周后复查CT未见异常,拔除腹腔引流管后出院。病理:囊壁部分内衬扁平上皮,符合脾脏真性囊肿。7 d后复查血清CA19-9:1 673 U/ml。3个月后CA19-9:228.7 U/ml。5个月复查血清CA19-9:23.63 U/ml,复查CT未见脾囊肿复发(图3)。术后1年复查超声未见脾囊肿复发,血清CA19-9:25.38 U/ml。

作者:靳继韬;聂勇;刘玉辉

来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22 年 37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 | 下载:0
作者:
靳继韬;聂勇;刘玉辉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22 年 37卷 9期
患者男,29岁。主因“左上腹胀痛2周”入院。查体:左上腹压痛。腹部B超:脾中下级可见一囊性包块,大小约14 cm × 11 cm,界清,内可见密集点状回声,未见分隔。腹部CT:脾脏巨大囊性占位(图1)。肿瘤标志物CA19-9:128 U/ml。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200 ml,囊液中CA19-9 > 10 000 U/ml,囊液细胞学检查没有发现恶性肿瘤的证据。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脾囊肿开窗术。脾脏脏面中下极明显膨出,将胰腺尾部及脾血管向上挤压。脾周围有约200 ml不凝血液,考虑为穿刺所致。在囊壁游离处与脾组织交界0.5 cm处用超声刀、电钩边切边电凝止血,切除囊壁约8 cm × 10 cm大小。囊肿脏面呈小梁状外观,纤维及血管纵横(图2)。将大网膜填塞于囊肿暴露面后放置引流管。术后患者恢复好,一周后复查CT未见异常,拔除腹腔引流管后出院。病理:囊壁部分内衬扁平上皮,符合脾脏真性囊肿。7 d后复查血清CA19-9:1 673 U/ml。3个月后CA19-9:228.7 U/ml。5个月复查血清CA19-9:23.63 U/ml,复查CT未见脾囊肿复发(图3)。术后1年复查超声未见脾囊肿复发,血清CA19-9:25.38 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