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5

目的 探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icroporous polysaccharide hemospheres, MPH)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LS)的止血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期间,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且有脾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医用生物蛋白胶组(FG组,25例)和MPH组(25例),由同一主刀医生进行LS,两组术中分别常规用5 ml FG或1 g MPH喷洒于脾蒂断面钉合线及脾窝创面.记录术中出血量、喷洒FG或MPH后渗血停止的时间,测定术后24、48 h引流液量.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和Student t 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术前血小板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FG组和MPH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0.8±85.8)ml和(82.2±101.0)ml(t =0.325,P =0.747),喷洒FG或MPH后创面渗血停止时间分别为(2.1±1.8)min和(1.2±0.8)min(t =2.470,P =0.017),术后24 h引流量分别为(85.9±45.7)ml和(52.3±37.9)ml(t =2.833,P =0.007),术后48 h引流量分别为(37.6±18.8)ml和(22.4±17.7)ml(t =2.948,P =0.005).FG组术后1例疑胰尾损伤,保守治疗成功.余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具有快速、可靠的止血作用,其效果优于医用生物蛋白胶.

作者:郑朝旭;吴荣耀;余俊峰;陈流华;陈国泰;吴志棉;谭敏

来源: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08 年 2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5
作者:
郑朝旭;吴荣耀;余俊峰;陈流华;陈国泰;吴志棉;谭敏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08 年 2卷 6期
标签:
止血 腹腔镜脾切除术 葡聚糖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的 探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icroporous polysaccharide hemospheres, MPH)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LS)的止血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期间,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且有脾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医用生物蛋白胶组(FG组,25例)和MPH组(25例),由同一主刀医生进行LS,两组术中分别常规用5 ml FG或1 g MPH喷洒于脾蒂断面钉合线及脾窝创面.记录术中出血量、喷洒FG或MPH后渗血停止的时间,测定术后24、48 h引流液量.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和Student t 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术前血小板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FG组和MPH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0.8±85.8)ml和(82.2±101.0)ml(t =0.325,P =0.747),喷洒FG或MPH后创面渗血停止时间分别为(2.1±1.8)min和(1.2±0.8)min(t =2.470,P =0.017),术后24 h引流量分别为(85.9±45.7)ml和(52.3±37.9)ml(t =2.833,P =0.007),术后48 h引流量分别为(37.6±18.8)ml和(22.4±17.7)ml(t =2.948,P =0.005).FG组术后1例疑胰尾损伤,保守治疗成功.余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具有快速、可靠的止血作用,其效果优于医用生物蛋白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