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 | 下载0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属于非哺乳期乳腺炎。GM的好发年龄在30岁左右,多发生在停止哺乳后2~3年,未生育妇女发病罕见。GM分为肿块型、脓肿型、难治型3个临床类型[1]。肿块型多见于GM早期,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敏感,可药物治疗缓解后再手术切除病灶,疗效好,临床复发率低。脓肿型多见于GM中期,伴或不伴皮肤破溃。无皮肤破溃的患者需要切开引流脓液,应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治疗2周后,如果治疗有效则继续使用至1个月,若治疗无效则更换抗分枝杆菌三联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治疗6~12个月[1]。脓肿型炎症明显时可加用类固醇激素,待病灶局限后再手术,此类GM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药物不良反应明显。难治型的治疗效果最差,需要综合治疗,采用类固醇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抗分枝杆菌药物、降泌乳素和中药联合治疗,最后再行手术治疗切除炎性病灶[1]。如果能彻底切除炎性病灶,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2],但炎性病灶的扩大切除往往会造成乳房形态的毁损。本文中,笔者报道2例腺体扩大切除加腹腔镜游离帯蒂大网膜Ⅰ期乳房成形术治疗难治型GM病例,供同道参考。

作者:韩猛虎;莫浩波;曹梦瑶;李基业;宇文谦

来源: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23 年 1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 | 下载:0
作者:
韩猛虎;莫浩波;曹梦瑶;李基业;宇文谦
来源: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23 年 17卷 1期
标签:
乳腺炎 乳房成形术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属于非哺乳期乳腺炎。GM的好发年龄在30岁左右,多发生在停止哺乳后2~3年,未生育妇女发病罕见。GM分为肿块型、脓肿型、难治型3个临床类型[1]。肿块型多见于GM早期,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敏感,可药物治疗缓解后再手术切除病灶,疗效好,临床复发率低。脓肿型多见于GM中期,伴或不伴皮肤破溃。无皮肤破溃的患者需要切开引流脓液,应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治疗2周后,如果治疗有效则继续使用至1个月,若治疗无效则更换抗分枝杆菌三联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治疗6~12个月[1]。脓肿型炎症明显时可加用类固醇激素,待病灶局限后再手术,此类GM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药物不良反应明显。难治型的治疗效果最差,需要综合治疗,采用类固醇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抗分枝杆菌药物、降泌乳素和中药联合治疗,最后再行手术治疗切除炎性病灶[1]。如果能彻底切除炎性病灶,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2],但炎性病灶的扩大切除往往会造成乳房形态的毁损。本文中,笔者报道2例腺体扩大切除加腹腔镜游离帯蒂大网膜Ⅰ期乳房成形术治疗难治型GM病例,供同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