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87 | 下载285

目的 分析颅内真菌性肉芽肿(ICFG)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提高对ICFG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ICF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ICFG成人患者,其中有颅脑外伤史1例,糖尿病及长期与鸟类接触史1例;均以头痛、呕吐起病,伴低热、颅高压以及局灶性神经体征,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征 性表现;颅内肉芽肿多发,且位置深在,累及重要结构,术中难以将病灶全部切除.3例患者手术明确病理诊断后即使用二性霉素B(AMB)和氟康唑治疗,由于AMB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同时还需鞘内给药.其中2例患者在3个月内完成AMB和氟康唑总量治疗后分别继续接受氟康唑(200 mg/d)口服治疗3及6个月,另一例在治疗1个月后因自觉症状好转拒绝继续治疗,自动出院.3例分别随访3、24、48个月,其中2例抗真菌药物足量治疗者治愈,另一例于3个月后复发,再次入院使用AMB和氟康唑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ICFG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手术目的 为明确诊断、减少占位效应以及改善抗真菌药物的疗效;无论术中肉芽肿全切与否,术后足量全程使用AMB和氟康唑是治愈ICFG的重要手段.

作者:费智敏;李学民;张珏;书国伟;崔华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9 年 42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87 | 下载:285
作者:
费智敏;李学民;张珏;书国伟;崔华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9 年 42卷 2期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 肉芽肿 两性霉素B 氟康唑 Central nervous system fungal infections Granuloma Amphotericin B Fluconazole
目的 分析颅内真菌性肉芽肿(ICFG)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提高对ICFG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ICF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ICFG成人患者,其中有颅脑外伤史1例,糖尿病及长期与鸟类接触史1例;均以头痛、呕吐起病,伴低热、颅高压以及局灶性神经体征,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征 性表现;颅内肉芽肿多发,且位置深在,累及重要结构,术中难以将病灶全部切除.3例患者手术明确病理诊断后即使用二性霉素B(AMB)和氟康唑治疗,由于AMB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同时还需鞘内给药.其中2例患者在3个月内完成AMB和氟康唑总量治疗后分别继续接受氟康唑(200 mg/d)口服治疗3及6个月,另一例在治疗1个月后因自觉症状好转拒绝继续治疗,自动出院.3例分别随访3、24、48个月,其中2例抗真菌药物足量治疗者治愈,另一例于3个月后复发,再次入院使用AMB和氟康唑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ICFG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手术目的 为明确诊断、减少占位效应以及改善抗真菌药物的疗效;无论术中肉芽肿全切与否,术后足量全程使用AMB和氟康唑是治愈ICFG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