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16 | 下载216

目的 研究发作性睡病伴快速眼球运动(REM)期行为异常(RBD)患者一般特征、多导睡眠图(PSG)参数改变及REM期动作特征和分布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22例发作性睡病伴RBD、96例发作性睡病不伴RBD和21名健康对照一般特征、PSG参数及相关指标.分析22例发作性睡病伴RBD患者整夜连续视频PSG监测下的运动行为及分布特征.结果 发作性睡病伴RBD组与发作性睡病不伴RBD组在PSG参数及相关指标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发作性睡病伴或不伴RBD组(24.07±5.44、23.40±4.50)与健康对照组(20.15 ±4.52)比较体质量指数明显增加(F=4.869,P =0.009),PSG参数比较睡眠潜伏期(min)及REM睡眠潜伏期(min)缩短(4.41±7.01、3.55±3.98及14.69±9.62,x2=31.697,P =0.000;69.39 ±81.39、71.04±74.45及115.31 ±45.13,x2=11.485,P=0.003),1期睡眠百分比明显增加,慢波睡眠百分比减少,觉醒时间延长,大于5 min觉醒次数增多.在发作性睡病伴RBD组中,RBD事件相当频繁地出现在整夜REM期睡眠的任意阶段.发声在睡眠的前后半程没有明显不同,而颜面部和肢体动作在睡眠的后半程增多.结论 RBD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发生率高,睡眠结构在发作性睡病伴或不伴RBD患者中无差异.RBD出现与病程长短无关.RBD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主要以发声或颜面部及肢体动作为

作者:陈国艳;邹慧莉;杨婷;宿长军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 年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16 | 下载:216
作者:
陈国艳;邹慧莉;杨婷;宿长军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 年 10期
标签:
发作性睡病 REM睡眠行为障碍 多道睡眠描记术 Narcolepsy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Polysomnography
目的 研究发作性睡病伴快速眼球运动(REM)期行为异常(RBD)患者一般特征、多导睡眠图(PSG)参数改变及REM期动作特征和分布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22例发作性睡病伴RBD、96例发作性睡病不伴RBD和21名健康对照一般特征、PSG参数及相关指标.分析22例发作性睡病伴RBD患者整夜连续视频PSG监测下的运动行为及分布特征.结果 发作性睡病伴RBD组与发作性睡病不伴RBD组在PSG参数及相关指标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发作性睡病伴或不伴RBD组(24.07±5.44、23.40±4.50)与健康对照组(20.15 ±4.52)比较体质量指数明显增加(F=4.869,P =0.009),PSG参数比较睡眠潜伏期(min)及REM睡眠潜伏期(min)缩短(4.41±7.01、3.55±3.98及14.69±9.62,x2=31.697,P =0.000;69.39 ±81.39、71.04±74.45及115.31 ±45.13,x2=11.485,P=0.003),1期睡眠百分比明显增加,慢波睡眠百分比减少,觉醒时间延长,大于5 min觉醒次数增多.在发作性睡病伴RBD组中,RBD事件相当频繁地出现在整夜REM期睡眠的任意阶段.发声在睡眠的前后半程没有明显不同,而颜面部和肢体动作在睡眠的后半程增多.结论 RBD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发生率高,睡眠结构在发作性睡病伴或不伴RBD患者中无差异.RBD出现与病程长短无关.RBD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主要以发声或颜面部及肢体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