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01 | 下载276

目的 比较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24 h内及6~8 d SAH周围脑实质CT灌注变化情况,以探讨CT灌注成像在预测延迟性脑缺血(D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32例aSA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发病24 h内均行颅脑CT平扫、CT血管成像(CTA)及CT灌注成像(CTP)一站式检查,发病6~8d复查颅脑CT平扫及CTP.测量患者先、后两次CTP检查低灌注区域或SAH周围及其镜像脑实质区域的灌注参数值,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计算低灌注区域或SAH周围脑实质及其镜像脑实质区域的各参数比值,获得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及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32例患者根据其有无发生DCI,分为DCI患者组(8例)及非DCI患者组(24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患者前后两次CTP检查低灌注区域或SAH周围脑实质的rCBF、rCBV及rMTT的差值的差异.结果 DCI组首次检查低灌注区域或SAH周围脑实质的rCBF、rCBV及rMTT分别为1.1±0.3、1.1±0.5及1.1±0.2,复查时对应数值为0.7±0.2、0.9±0.2及1.5±0.3;非DCI组首次检查rCBF、rCBV及rMTT分别为0.9±0.3、1.0±0.2及1.1±0.2,复查时对应数值为0.9±0.2、0.9±0.2及1.1±0.2.DCI组复查与首次检查

作者:童秋云;李瑞;陈伟建;杨运俊;林怡;吴楠;王殊;王宏清;许化致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4 年 30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01 | 下载:276
作者:
童秋云;李瑞;陈伟建;杨运俊;林怡;吴楠;王殊;王宏清;许化致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4 年 30卷 1期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灌注 延迟性脑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omography,X-ray compated Perfusion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目的 比较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24 h内及6~8 d SAH周围脑实质CT灌注变化情况,以探讨CT灌注成像在预测延迟性脑缺血(D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32例aSA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发病24 h内均行颅脑CT平扫、CT血管成像(CTA)及CT灌注成像(CTP)一站式检查,发病6~8d复查颅脑CT平扫及CTP.测量患者先、后两次CTP检查低灌注区域或SAH周围及其镜像脑实质区域的灌注参数值,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计算低灌注区域或SAH周围脑实质及其镜像脑实质区域的各参数比值,获得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及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32例患者根据其有无发生DCI,分为DCI患者组(8例)及非DCI患者组(24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患者前后两次CTP检查低灌注区域或SAH周围脑实质的rCBF、rCBV及rMTT的差值的差异.结果 DCI组首次检查低灌注区域或SAH周围脑实质的rCBF、rCBV及rMTT分别为1.1±0.3、1.1±0.5及1.1±0.2,复查时对应数值为0.7±0.2、0.9±0.2及1.5±0.3;非DCI组首次检查rCBF、rCBV及rMTT分别为0.9±0.3、1.0±0.2及1.1±0.2,复查时对应数值为0.9±0.2、0.9±0.2及1.1±0.2.DCI组复查与首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