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5 | 下载426

目的 评估颅内大动脉亚急性及慢性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连续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同济医院介入科采用血管内再通治疗的11例颅内大动脉亚急性及慢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临床和血管造影的随访效果,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成功再通,1例不完全再通[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2a级].术中发生并发症8例:7例为末梢栓塞事件,其中症状性1例,无症状性6例,1例同时合并血管夹层;另1例为支架取栓相关的脑出血.术后除1例并发脑出血的患者失访之外,其他10例患者均获得3~12个月的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结果显示不完全再通的1例患者术后3个月病变段血管再闭塞;9例成功再通的患者中,1例术后12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并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余8例血管造影随访均无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再狭窄,且无再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再闭塞的患者术后90 d的mRS评分为4分,其余9例为0~1分.结论 对于颅内大动脉亚急性及慢性闭塞的患者,在严格筛选病例的前提下,采取血管内再通技术安全可行,短期内能够改善患者的缺血症状,降低再发卒中率,但远期疗效尚需长期随访证实.

作者:马林;方淳;封灏;徐霁充;严烁;韩洪杰;谭华桥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9 年 35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5 | 下载:426
作者:
马林;方淳;封灏;徐霁充;严烁;韩洪杰;谭华桥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9 年 35卷 2期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重建术 手术中并发症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s Cerebral angiography Cerebral revascularization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目的 评估颅内大动脉亚急性及慢性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连续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同济医院介入科采用血管内再通治疗的11例颅内大动脉亚急性及慢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临床和血管造影的随访效果,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成功再通,1例不完全再通[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2a级].术中发生并发症8例:7例为末梢栓塞事件,其中症状性1例,无症状性6例,1例同时合并血管夹层;另1例为支架取栓相关的脑出血.术后除1例并发脑出血的患者失访之外,其他10例患者均获得3~12个月的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结果显示不完全再通的1例患者术后3个月病变段血管再闭塞;9例成功再通的患者中,1例术后12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并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余8例血管造影随访均无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再狭窄,且无再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再闭塞的患者术后90 d的mRS评分为4分,其余9例为0~1分.结论 对于颅内大动脉亚急性及慢性闭塞的患者,在严格筛选病例的前提下,采取血管内再通技术安全可行,短期内能够改善患者的缺血症状,降低再发卒中率,但远期疗效尚需长期随访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