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08 | 下载331

目的 探讨面神经侧方扩散反应(LSR)在鉴别Bell麻痹后遗症、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导致的面肌痉挛,以及脑干及其周围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科行LSR检测的患者128例.根据手术证实、头颅MRI及病史将患者分为Bell麻痹后遗症致面肌痉挛组(简称Bell麻痹组,37例)、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致面肌痉挛组(简称血管压迫组,69例)、脑干及其周围肿瘤组(22例;5例有轻度面肌痉挛).所有患者均行面肌肌电图、双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及双侧LSR检测.结果 128例患者中,5例Bell麻痹组患者检测到面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其中3例可检出少量失神经电位,其余患者面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肌电图均未见异常.37例Bell麻痹组和69例血管压迫组患者痉挛侧均检出LSR,阳性率均为100.0%;22例脑干及其周围肿瘤组患者中,10例(45.4%)在病灶同侧检出LSR(包括5例面肌痉挛患者),其中3例两侧均记录到LSR.Bell麻痹组、血管压迫组、脑干及其周围肿瘤组LSR波潜伏期分别为(6.4±2.3)ms、(10.6±3.7)ms及(16.4±5.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病因导致的面肌痉挛患者均可检测到LSR,但LSR波潜伏期存在差异;部分没有面肌痉挛临床表现的脑干及其周围肿瘤患者也可检测到LSR.

作者:邵西仓;李晓裔;何颖;韩国强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9 年 35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08 | 下载:331
作者:
邵西仓;李晓裔;何颖;韩国强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9 年 35卷 8期
标签:
面部单侧痉挛 侧方扩散反应 脑干肿瘤 Hemifacial spasm Lateral spread response Brain stem neoplasms
目的 探讨面神经侧方扩散反应(LSR)在鉴别Bell麻痹后遗症、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导致的面肌痉挛,以及脑干及其周围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科行LSR检测的患者128例.根据手术证实、头颅MRI及病史将患者分为Bell麻痹后遗症致面肌痉挛组(简称Bell麻痹组,37例)、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致面肌痉挛组(简称血管压迫组,69例)、脑干及其周围肿瘤组(22例;5例有轻度面肌痉挛).所有患者均行面肌肌电图、双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及双侧LSR检测.结果 128例患者中,5例Bell麻痹组患者检测到面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其中3例可检出少量失神经电位,其余患者面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肌电图均未见异常.37例Bell麻痹组和69例血管压迫组患者痉挛侧均检出LSR,阳性率均为100.0%;22例脑干及其周围肿瘤组患者中,10例(45.4%)在病灶同侧检出LSR(包括5例面肌痉挛患者),其中3例两侧均记录到LSR.Bell麻痹组、血管压迫组、脑干及其周围肿瘤组LSR波潜伏期分别为(6.4±2.3)ms、(10.6±3.7)ms及(16.4±5.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病因导致的面肌痉挛患者均可检测到LSR,但LSR波潜伏期存在差异;部分没有面肌痉挛临床表现的脑干及其周围肿瘤患者也可检测到L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