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2 | 下载17

目的探讨9L/Fischer344和C6/Wistar两种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的对比研究.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大鼠脑内接种定量的肿瘤细胞建立模型,比较两种模型大鼠脑内肿瘤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两种模型脑内肿瘤局部细胞免疫反应情况.结果 (1)9L/Fischer344大鼠脑内有肿瘤持续生长,而C6/Wistar大鼠脑内早期可见肿瘤生长,但肿瘤局部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周边血管呈现"淋巴细胞血管套"现象,后期脑内肿瘤逐渐消退、消失,仅见残留轨迹和含褐色素沉着的吞噬细胞;(2)9L/Fischer344肿瘤局部可见CD68阳性细胞,未见CD4、CD8阳性细胞,而C6/Wistar肿瘤局部CD68阳性细胞数量明显较9L模型多(P<0.01),并可见CD4、CD8阳性的淋巴细胞.结论 9L/Fischer344模型稳定性高,重复性好,肿瘤局部T淋巴细胞浸润极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脑胶质瘤免疫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C6/Wistar模型脑内肿瘤不能持续生长,脑内肿瘤可自发性消退,肿瘤局部T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存在较强的细胞免疫反应,可能是肿瘤的消退的原因,该模型不适合用于胶质瘤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作者:林健;王伟民;徐如祥;姜晓丹

来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 年 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2 | 下载:17
作者:
林健;王伟民;徐如祥;姜晓丹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 年 4卷 5期
标签:
大鼠,Wistar 大鼠,近交F344 神经胶质瘤 模型,动物 9L细胞 C6细胞
目的探讨9L/Fischer344和C6/Wistar两种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的对比研究.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大鼠脑内接种定量的肿瘤细胞建立模型,比较两种模型大鼠脑内肿瘤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两种模型脑内肿瘤局部细胞免疫反应情况.结果 (1)9L/Fischer344大鼠脑内有肿瘤持续生长,而C6/Wistar大鼠脑内早期可见肿瘤生长,但肿瘤局部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周边血管呈现"淋巴细胞血管套"现象,后期脑内肿瘤逐渐消退、消失,仅见残留轨迹和含褐色素沉着的吞噬细胞;(2)9L/Fischer344肿瘤局部可见CD68阳性细胞,未见CD4、CD8阳性细胞,而C6/Wistar肿瘤局部CD68阳性细胞数量明显较9L模型多(P<0.01),并可见CD4、CD8阳性的淋巴细胞.结论 9L/Fischer344模型稳定性高,重复性好,肿瘤局部T淋巴细胞浸润极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脑胶质瘤免疫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C6/Wistar模型脑内肿瘤不能持续生长,脑内肿瘤可自发性消退,肿瘤局部T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存在较强的细胞免疫反应,可能是肿瘤的消退的原因,该模型不适合用于胶质瘤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