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55 | 下载69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显微镜下对12例成人尸头湿标本进行侧脑室、第三脑室区显微解剖,观察侧脑室、脉络丛、脉络膜裂及第三脑室顶的解剖学特点;在3例成人尸头新鲜标本上模拟经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手术,观察与本人路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并测量相关距离.结果 脉络丛位于侧脑室底部内侧,脉络膜裂位于丘脑和穹窿之间,可借助与之相连的脉络丛进行辨认.切开脉络膜裂穹窿带到达第三脑室顶中间帆后,于两侧大脑内静脉间分离打开第三脑室顶即到达第三脑室腔.经测量,大脑内侧缘冠状缝处至胼胝体沟的距离为(39.12±3.94)mm,大脑内侧缘冠状缝处至室间孔的距离为(61.53±4.02)mm,室间孔后缘至穹窿与胼胝体融合处的距离为(28.65±2.23)mm,前后连合的距离为(25.94±2.16)mm,室间孔至乳头体的长度为(19.62±1.79)mm.结论 与其他手术人路相比,经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循自然裂隙进入第三脑室,具有路径直接、术野暴露广泛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保哲;赵洪洋;张新中;周文科;周国胜

来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0 年 09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55 | 下载:69
作者:
金保哲;赵洪洋;张新中;周文科;周国胜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0 年 09卷 11期
标签:
脉络丛 脉络膜裂 第三脑室 显微解剖学 Choroid plexus Choroid fissure Third ventricle Microsurgical anatomy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显微镜下对12例成人尸头湿标本进行侧脑室、第三脑室区显微解剖,观察侧脑室、脉络丛、脉络膜裂及第三脑室顶的解剖学特点;在3例成人尸头新鲜标本上模拟经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手术,观察与本人路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并测量相关距离.结果 脉络丛位于侧脑室底部内侧,脉络膜裂位于丘脑和穹窿之间,可借助与之相连的脉络丛进行辨认.切开脉络膜裂穹窿带到达第三脑室顶中间帆后,于两侧大脑内静脉间分离打开第三脑室顶即到达第三脑室腔.经测量,大脑内侧缘冠状缝处至胼胝体沟的距离为(39.12±3.94)mm,大脑内侧缘冠状缝处至室间孔的距离为(61.53±4.02)mm,室间孔后缘至穹窿与胼胝体融合处的距离为(28.65±2.23)mm,前后连合的距离为(25.94±2.16)mm,室间孔至乳头体的长度为(19.62±1.79)mm.结论 与其他手术人路相比,经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循自然裂隙进入第三脑室,具有路径直接、术野暴露广泛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