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92 | 下载9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方法 选择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0例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应用DSA检查明确有无脑供血动脉的粥样硬化狭窄(狭窄组或正常组)以及狭窄的位置、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并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的关系. 结果 狭窄组患者[66例,(292.65±131.04) ng/L]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24例,(82.83±45.4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例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中轻度狭窄者7例(10.7%),中度狭窄者15例(22.7%),重度狭窄者35例(53.0%),闭塞9例(13.7%).随着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加重,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59,P=0.000).未出现侧支循环代偿7例,出现侧支循环代偿46例,包括前交通代偿11例(23.9%),后交通代偿9例(19.6%),皮层软脑膜吻合代偿5例(10.9%),颈外动脉代偿3例(6.5%),联合代偿18例(39.1%),其中联合代偿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388.06±91.27) ng/L]明显高于单一代偿者[(303.25±121.65)ng/L],单一代偿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

作者:唐智敏;凌芳

来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3 年 12卷 2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92 | 下载:96
作者:
唐智敏;凌芳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3 年 12卷 2期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粥样硬化 侧支循环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Collateral circulation
目的 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方法 选择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0例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应用DSA检查明确有无脑供血动脉的粥样硬化狭窄(狭窄组或正常组)以及狭窄的位置、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并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的关系. 结果 狭窄组患者[66例,(292.65±131.04) ng/L]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24例,(82.83±45.4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例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中轻度狭窄者7例(10.7%),中度狭窄者15例(22.7%),重度狭窄者35例(53.0%),闭塞9例(13.7%).随着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加重,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59,P=0.000).未出现侧支循环代偿7例,出现侧支循环代偿46例,包括前交通代偿11例(23.9%),后交通代偿9例(19.6%),皮层软脑膜吻合代偿5例(10.9%),颈外动脉代偿3例(6.5%),联合代偿18例(39.1%),其中联合代偿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388.06±91.27) ng/L]明显高于单一代偿者[(303.25±121.65)ng/L],单一代偿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