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1 | 下载348

目的 观察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MR影像上脑梗死类型特点及分布,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1例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的大脑中动脉狭窄≥50%患者(均不伴有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具有≥1个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头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上梗死灶的特点,对脑梗死类型进行分类分析. 结果 71例入选患者DSA显示大脑中动脉狭窄65例,大脑中动脉闭塞6例.MRI-DWI影像显示以皮质下梗死为主,其中以深穿支区域梗死和内分水岭区梗死最常见,分别为31例(43.7%)和30例(42.3%),外分水岭区梗死26例(36.6%),其中前分水岭梗死9例,后分水岭区梗死17例;其次为表浅穿支梗死14例(19.7%),散发皮质小梗死10例(14.1%),流域性梗死2例(2.8%).同一患者往往多种梗死类型并存. 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可以表现为多种脑梗死类型,提示大脑中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应根据不同的病理机制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作者:经屏;张临洪;徐武平

来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3 年 12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1 | 下载:348
作者:
经屏;张临洪;徐武平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3 年 12卷 2期
标签:
大脑中动脉 狭窄 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Cerebral infar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目的 观察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MR影像上脑梗死类型特点及分布,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1例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的大脑中动脉狭窄≥50%患者(均不伴有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具有≥1个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头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上梗死灶的特点,对脑梗死类型进行分类分析. 结果 71例入选患者DSA显示大脑中动脉狭窄65例,大脑中动脉闭塞6例.MRI-DWI影像显示以皮质下梗死为主,其中以深穿支区域梗死和内分水岭区梗死最常见,分别为31例(43.7%)和30例(42.3%),外分水岭区梗死26例(36.6%),其中前分水岭梗死9例,后分水岭区梗死17例;其次为表浅穿支梗死14例(19.7%),散发皮质小梗死10例(14.1%),流域性梗死2例(2.8%).同一患者往往多种梗死类型并存. 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可以表现为多种脑梗死类型,提示大脑中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应根据不同的病理机制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