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7 | 下载365

目的 比较大脑中动脉(MCA)不同病变部位脑梗死患者行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于发病后4.5 h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MCA脑梗死患者75例,依据MCA病变部位分为起始部病变组(Ⅰ型组)、主干远端病变组(Ⅱ型组)及分支病变组(Ⅲ型组).以溶栓治疗后24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4分或降至0分为早期症状改善.比较3组患者间基线临床资料、入院时及溶栓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早期症状改善比例、出血转化比例、7d内死亡率及发病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差异,并进一步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CA不同病变部位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75例患者中Ⅰ型组22例(29.3%),Ⅱ型组16例(21.3%),Ⅲ型组37例(49.3%).Ⅰ型组早期症状改善比例(6例,27.3%)明显低于Ⅱ型组(11例,68.8%)和Ⅲ型组(25例,67.5%),且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7d内死亡率及发病后90d mRS评分均明显高于Ⅱ型组和Ⅲ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56例,74.7%)与预后不良组(19例,25.3%)在MCA病变部位、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

作者:刘艳艳;张敏;恽文伟;周先举

来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8 年 17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7 | 下载:365
作者:
刘艳艳;张敏;恽文伟;周先举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8 年 17卷 2期
标签: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病变部位 静脉溶栓 预后 Cerebral infarction Middle cerebral artery Lesion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Prognosis
目的 比较大脑中动脉(MCA)不同病变部位脑梗死患者行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于发病后4.5 h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MCA脑梗死患者75例,依据MCA病变部位分为起始部病变组(Ⅰ型组)、主干远端病变组(Ⅱ型组)及分支病变组(Ⅲ型组).以溶栓治疗后24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4分或降至0分为早期症状改善.比较3组患者间基线临床资料、入院时及溶栓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早期症状改善比例、出血转化比例、7d内死亡率及发病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差异,并进一步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CA不同病变部位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75例患者中Ⅰ型组22例(29.3%),Ⅱ型组16例(21.3%),Ⅲ型组37例(49.3%).Ⅰ型组早期症状改善比例(6例,27.3%)明显低于Ⅱ型组(11例,68.8%)和Ⅲ型组(25例,67.5%),且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7d内死亡率及发病后90d mRS评分均明显高于Ⅱ型组和Ⅲ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56例,74.7%)与预后不良组(19例,25.3%)在MCA病变部位、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