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1 | 下载25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溶栓期(入院时至静脉溶栓后24 h)血压对颅内出血、神经功能改善、一级终点事件和二级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对自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于连云港市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并随访90 d的42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其围溶栓期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五分位数分组为<130.00 mmHg组(Q1组)、130.00~140.49 mmHg组(Q2组)、140.50~147.99 mmHg组(Q3组)、148.00~158.00 mmHg组(Q4组)、>158.00 mmHg组(Q5组)及<71.30 mmHg组(G1组)、71.30~76.19 mmHg组(G2组)、76.20~81.89 mmHg组(G3组)、81.90~90.79 mmHg组(G4组)、>90.79 mmHg组(G5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者血压与术后颅内出血、神经功能改善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患者血压与一级终点事件(症状性脑卒中复发)、二级终点事件(复合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1)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2组患者术后颅内出血风险较Q5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0.160, 95

作者:唐逸;李娇娇;周芯羽;王娜;孟品;张洪高;郭振委;颜虹杰;庞灵恩;张健煜;胡婷婷;于杰;何明利

来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0 年 19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1 | 下载:251
作者:
唐逸;李娇娇;周芯羽;王娜;孟品;张洪高;郭振委;颜虹杰;庞灵恩;张健煜;胡婷婷;于杰;何明利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0 年 19卷 4期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理想血压 围溶栓期 预后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deal blood pressure Peri-thrombolysis period Prognosis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溶栓期(入院时至静脉溶栓后24 h)血压对颅内出血、神经功能改善、一级终点事件和二级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对自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于连云港市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并随访90 d的42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其围溶栓期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五分位数分组为<130.00 mmHg组(Q1组)、130.00~140.49 mmHg组(Q2组)、140.50~147.99 mmHg组(Q3组)、148.00~158.00 mmHg组(Q4组)、>158.00 mmHg组(Q5组)及<71.30 mmHg组(G1组)、71.30~76.19 mmHg组(G2组)、76.20~81.89 mmHg组(G3组)、81.90~90.79 mmHg组(G4组)、>90.79 mmHg组(G5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者血压与术后颅内出血、神经功能改善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患者血压与一级终点事件(症状性脑卒中复发)、二级终点事件(复合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1)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2组患者术后颅内出血风险较Q5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0.160,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