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探讨额骨内板增生症(HF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乐清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及温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行影像学检查且临床确诊的100例HF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行MRI检查45例、MRI+DR检查14例、MRI+CT检查41例,回顾性总结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100例患者中外增生型20例,内增生型51例,中间型29例。外增生型向板障增生,板障变薄,界限清;MRI示增生的内板及板障的T1WI、T2WI呈均匀高信号,CT和DR示增生的内板及板障呈高密度。内增生型向颅腔增生,内缘呈波浪状或结节状;MRI示增生的内板的T1WI、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CT和DR示增生的内板呈高密度。中间型同步向颅腔及板障增生,板障变薄、模糊;MRI示增生的内板及板障的T1WI、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CT和DR示增生的内板及板障呈不均匀高密度。100例患者均见脑实质受压移位、前颅窝容积变小、蛛网膜下腔变窄,其中47例的额叶脑组织受压明显[受压深度(8.6±5.9) mm,范围为3~17 mm];35例伴腔隙性脑梗死,33例伴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2例伴不同程度脑萎缩。结论:HFI以额骨双侧内板增厚、硬化,内缘呈波浪状、结节状或梭形为特点,以及存在脑组织受压、前颅窝缩小等,这些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HFI。

作者:张培贵;周海生;翁珂冉;邱乾德

来源: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3 年 22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张培贵;周海生;翁珂冉;邱乾德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3 年 22卷 6期
标签:
额骨内板增生症 影像学特征 计算机体层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 数字X线摄影 Hyperostosis frontalis interna Image featur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gital X-ray photography
目的:探讨额骨内板增生症(HF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乐清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及温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行影像学检查且临床确诊的100例HF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行MRI检查45例、MRI+DR检查14例、MRI+CT检查41例,回顾性总结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100例患者中外增生型20例,内增生型51例,中间型29例。外增生型向板障增生,板障变薄,界限清;MRI示增生的内板及板障的T1WI、T2WI呈均匀高信号,CT和DR示增生的内板及板障呈高密度。内增生型向颅腔增生,内缘呈波浪状或结节状;MRI示增生的内板的T1WI、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CT和DR示增生的内板呈高密度。中间型同步向颅腔及板障增生,板障变薄、模糊;MRI示增生的内板及板障的T1WI、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CT和DR示增生的内板及板障呈不均匀高密度。100例患者均见脑实质受压移位、前颅窝容积变小、蛛网膜下腔变窄,其中47例的额叶脑组织受压明显[受压深度(8.6±5.9) mm,范围为3~17 mm];35例伴腔隙性脑梗死,33例伴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2例伴不同程度脑萎缩。结论:HFI以额骨双侧内板增厚、硬化,内缘呈波浪状、结节状或梭形为特点,以及存在脑组织受压、前颅窝缩小等,这些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HFI。